时间: 2025-05-04 01:22: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22:16
舍弟出家作诗贻之
—— 刘一止
在家情已疏,出家终不恶。
不有清净缘,云何脱徽索。
我昔志婚宦,谓足世味乐。
颠倒十年间,如蚕竟自缚。
业已无奈何,劝汝莫莫莫。
一沤非全潮,起灭皆妄作。
当知是身浮,流浪恐非托。
伎俩百不好,摄念乃初学。
如病求真医,安心是良药。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出家的弟弟的劝诫。家中的情感已经淡薄,出家后也不必懊恼。如果没有清净的因缘,怎么能脱离世俗的羁绊?我曾经志向于婚姻和官宦,以为那是人生的乐趣。然而在颠倒的十年中,就像蚕一样自己束缚。既然已经无可奈何,劝你不要再犹豫。潮水的起伏并不是全然的,所有的生灭都是虚妄的。要知道这是身浮的,流浪恐怕不是依靠什么外物。各种花招都不可靠,专注于内心的修行才是初步的学习。就像生病时要找真正的医生,安心才是良药。
作者介绍:刘一止,宋代诗人,号子华,生于江南一带,主要以诗歌而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直白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刘一止的弟弟出家时,表达了对弟弟出家生活的理解与劝诫,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俗生活的思考与怀疑。
这首诗通过对出家生活和世俗生活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诗中开篇就指出出家后与家庭情感的疏远,接着反思出家之路的内在动机。作者用“颠倒十年间,如蚕竟自缚”来比喻自己在世俗生活中的迷失,形象地展现了人们在追求名利过程中所陷入的困境。后半部分劝诫弟弟专注内心修行,强调“安心是良药”,显示出一种追求内心宁静的智慧。
整首诗中,刘一止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使得深刻的哲理在平易的语言中得以体现。诗词的情感基调在于对世俗的反思与对出家生活的理解,传达了对人生意义的追寻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如蚕自缚)、对比(在家与出家)、排比(业已无奈何,劝汝莫莫莫),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徽索”比喻什么?
A. 家庭的羁绊
B. 世俗的束缚
C. 名利的诱惑
D. 个人的情感
“如病求真医”的意思是?
A. 找到内心的安宁
B. 追求世俗的成功
C. 依靠外在的力量
D. 追求物质的享受
诗中的“安心是良药”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A. 外在的成功才是幸福
B. 内心的宁静才是最重要的
C. 追求世俗的享乐
D. 逃避现实的痛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