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44: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44:26
夜来清商入梧桐,
策策不已鸣霜风。
故烟一碧万烟树,
惨淡已有伤秋容。
嗟哉造物本何意,
安得永赖长养功。
我独冷眼阅荣悴,
心与日出清霜融。
子奚不来助我喜,
瓮头春风生曲米。
人间有酒谁不醉,
知其天者我与子。
我身虽无双羽翰,
欲将梦到三神山。
借尔八尺龙须席,
蘧然一觉俱飞还。
昨夜清冷的音乐从梧桐树中传来,
细微的风声不断地在霜中鸣响。
远处的烟雾如同一片碧绿的树林,
但已经显得惨淡,透出伤感的秋季容颜。
唉,造物主究竟何意,
如何能够永远依赖这种长久的滋养?
我独自冷眼看着荣华与衰败,
心灵与朝阳的清霜融为一体。
你为何不来助我一份快乐,
就像瓮里春风吹动的曲米一样。
人间有酒谁不醉,
真正知道天道的人只有我与君。
尽管我没有双翅高飞,
但愿意借梦飞到三神山。
请借给我八尺长的龙须席,
让我在梦中一觉飞回。
刘一止,字梦阮,号惭愧道人,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其作品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常常融入哲理思考。
此诗创作于宋代,时代背景下,士人多有隐逸之志,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在。诗中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友人的思念。
《赠道人王生一首》在情感上表现出一种孤独的哲思和对生活的深刻反思。诗人通过描绘夜晚的清商和霜风,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忧伤的氛围。开篇的“夜来清商入梧桐”引发了对秋天的思考,清商的声音与秋风交织,似乎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诗中的“嗟哉造物本何意,安得永赖长养功”是一种对生命意义的追问,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命运的思索。接着,诗人用“我独冷眼阅荣悴”表达了对世事的淡然,显示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
接下来的段落中,诗人提到“人间有酒谁不醉”,在此引入饮酒的主题,似乎在暗示生活的乐趣与无奈,并表达了对友人的期待与渴望。最后,借用“借尔八尺龙须席,蘧然一觉俱飞还”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展现出一种追求自由与超脱的精神。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巧妙,情感的表达细腻,既有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形成了一种和谐的诗歌风格。
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思考、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理想境界的向往,情感深邃而真挚。
诗中提到的“清商”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乐曲
C. 一种饮品
D. 一种花卉
诗人希望借用什么东西来做梦?
A. 酒
B. 龙须席
C. 梧桐树
D. 霜风
“人间有酒谁不醉”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什么态度?
A. 悲观
B. 快乐
C. 无奈
D. 愉悦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