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42: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42:02
与家侄季高夜语用毛内相韵
作者:刘一止 〔宋代〕
儒生习气非偶然,
出入文史东西家。
扫除净尽如宿草,
春风一夕已复芽。
子方妙年有奇气,
我已种种成苍华。
文章百巧坐一穷,
无地可学东陵瓜。
擩哜山色吞湖光,
凛凛尚可驱百邪。
子昔自云有仙骨,
梦骑青螭籋飞霞。
要与李杜高颉颃,
下视馀子窘可嗟。
寒灯夜语耿不寐,
似觉冰雪生齿牙。
颇言室有法喜妻,
幸是元无翁可挝。
何如从吾巢云巅,
共访葛洪学丹砂。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与侄子季高在夜晚交流时的心情与感受。开篇提到儒生的气质并非偶然,强调了出入文史的背景。诗中描绘了春风吹拂下的草木复苏,展现生机。侄子年轻气盛、才华横溢,而作者则感叹自己已步入苍老,才华已成往事。接着,提到自己的学识虽多,却无处施展,感到无奈。后面则描绘了山水之美,强调能驱邪的气势。接着,提到侄子自称有仙骨,梦中骑青龙飞天,表达了诗人对才华的期许与赞美。最后,作者想与侄子一同追求理想,探究长生之道。
作者介绍:刘一止,字宗道,号一止,北宋人,擅长诗词,尤其以山水诗著称。他的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一个夜晚,作者与侄子季高在此时进行深刻的交流,表达了对人生、学问与理想的思索。时代背景下,士人对文采和才华的追求十分强烈,诗中流露出的感慨正是时代气息的反映。
这首诗从开篇即以儒生的身份入手,强调了知识与修养的重要性,反映出诗人对文化的深刻理解与重视。诗中通过春风与宿草的对比,表现出生命的顽强与希望,传达了对年轻一代的期许。作者自我感慨,虽有才华却难以施展,反映出文人常有的无奈与焦虑,表现了对时代变迁的无力感。随后的描绘中,山水之美与驱邪的精神相结合,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崇敬与对人世间邪气的抵抗。最后,诗人在夜深人静之时,与侄子共探长生之道,体现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才华的思索,也是一种对未来的期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哲理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着对年轻一代的期望与对自身才华的反思,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长生不老的向往,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子方妙年”指的是谁?
诗人对自身才华的感慨主要体现在那一句?
诗中提到的“东陵瓜”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