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2:43: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2:43:36
减兰 题扶病刺花图,为黄古渔
作者: 关锳 〔清代〕
恹恹灯火。和合窗边人一个。
风袅炉烟。不见工夫有线添。
日长思寝。梦也凭空能作忏。
悔把鸳丝。不绣连枝绣折枝。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在昏暗灯光下,独自坐在窗边的人。夜风轻轻吹动着炉火的烟雾,让人感到无所事事,似乎没有什么值得去做的事情。白天长时间的思考让人困倦,连梦境也似乎变得空虚而无意义。诗人懊悔自己曾经用鸳鸯丝绣制的花枝,竟然没有绣出连理枝的美好,只能把它们折断。
关锳是清代的一位诗人,生于康熙年间,擅长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与人情。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流露出对生活的思索与感慨。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源于诗人身患疾病,处于一种孤独的状态之中,借助对花的刺绣来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这首《减兰》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奈。诗的开篇“恹恹灯火”便营造出昏暗的氛围,充满了疲惫与沉闷。接着,诗人描绘了窗边的孤独身影,仿佛在提醒读者生活中的孤独与无聊。在“日长思寝”中,诗人揭示了内心深处的思考,连梦境都显得空洞无物,显示出对生活的失落感。
整首诗的意象丰富,炉烟轻袅的描写使人感受到一种宁静而又沉重的气息,而“悔把鸳丝”则揭示了对爱情和往事的反思与懊悔。通过对绣花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连理枝美好愿景的向往,却不得不面对折枝的现实,反映出一种无奈的情感。
整首诗探讨了孤独与内心的挣扎,表现了对往事的怀念与对生活的失落感。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诗人传达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中“恹恹灯火”描绘了什么样的氛围?
A. 热闹
B. 疲倦
C. 明亮
答案:B
诗人对往事的态度是什么?
A. 怀念与欣赏
B. 懊悔与失落
C. 冷漠
答案:B
“不绣连枝绣折枝”中“折枝”象征什么?
A. 美好
B. 失去
C. 新生
答案:B
李白的《月下独酌》与关锳的《减兰》均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李白通过饮酒来抒发情感,而关锳则通过细腻的描绘与对比来表达对生活的无奈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