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除夕》

时间: 2025-08-11 17:46:20

诗句

鬓发垂垂对岁阑,春光隐隐逼林峦。

残阳度竹烟将暖,半夜闻钟声尚寒。

多病已抛身外计,得閒犹是眼前安。

年华又向明朝起,重把云山次第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11 17:46:20

原文展示:

鬓发垂垂对岁阑,春光隐隐逼林峦。
残阳度竹烟将暖,半夜闻钟声尚寒。
多病已抛身外计,得閒犹是眼前安。
年华又向明朝起,重把云山次第看。

白话文翻译:

鬓发渐渐斑白,正值岁末,春光微微透出,逼近山峦。
夕阳透过竹林,余晖将暖,半夜里听钟声依然寒冷。
多病的我已抛弃了外界的纷扰,悠闲地享受眼前的安宁。
新的一年又将开始,我将再次细看云山的变化。

注释:

  • 鬓发:指头发的鬓角部分,形容年老。
  • 岁阑:岁末,年终。
  • 隐隐:微弱而隐约的样子。
  • 残阳:夕阳,指傍晚的太阳。
  • 度竹:透过竹林。
  • 烟将暖:烟雾中透出温暖的感觉。
  • 多病:身体多病,形容作者的身体状况。
  • 外计:外界的事情和烦恼。
  • 得閒:获得闲暇,享受安宁。
  • 明朝:明天,未来的一年。
  • 云山:指山间的云雾,象征自然景色。

典故解析:

诗中提及的“岁阑”与“明朝”都有年岁的意象,反映出时间的流逝和新旧交替的主题。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期待。这种时间的流动在古代诗词中是常见的主题,表现了古人对生命短暂、岁月无常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释今壁是明代的一位僧侣诗人,作品多以抒怀和自然景观为主,常常融入佛教思想,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除夕之际,作者在岁末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抒发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淡然态度。除夕是辞旧迎新的重要时刻,诗人在此时写诗,表达了岁月的无情与生活的宁静。

诗歌鉴赏:

释今壁的《除夕》通过细腻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深刻感触。开篇的“鬓发垂垂对岁阑”便勾勒出了一幅岁月渐老的画面,诗人用“春光隐隐逼林峦”描绘了春天即将来临的美好景象,表现了对新生活的向往与期待。接着,诗人通过“残阳度竹烟将暖”和“半夜闻钟声尚寒”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交替,夕阳的余晖和半夜的钟声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寒冷与温暖的交织,仿佛在诉说着生命中的苦与乐。

“多病已抛身外计”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外界纷扰的超然态度,尽管多病,但他选择放下外界的烦扰,享受眼前的宁静。最后两句“年华又向明朝起,重把云山次第看”不仅展现了对新一年的期待,也象征着对未来生活的希望与向往。

整首诗在情感上呈现出一种宁静而又富有哲理的内涵,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领悟与对自然的热爱,给人以深思与启迪。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鬓发垂垂对岁阑”:诗人自述,头发渐白,感叹岁末。
    2. “春光隐隐逼林峦”:春天的气息逐渐逼近,暗示新生的希望。
    3. “残阳度竹烟将暖”:夕阳透过竹林,展现温暖的景象。
    4. “半夜闻钟声尚寒”:半夜听到钟声,感到寒意,象征时间的流逝。
    5. “多病已抛身外计”:尽管多病,诗人已抛弃外界的烦恼。
    6. “得閒犹是眼前安”:享受眼前的宁静与安宁。
    7. “年华又向明朝起”:新的一年即将来临。
    8. “重把云山次第看”:再次欣赏云山的变化,象征对未来的期待。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时间比作流逝的水,表现时间的无情。
    • 对仗:如“春光隐隐”与“残阳度竹”,形成和谐的音韵美。
    • 拟人: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如“春光”与“残阳”。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岁末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思考和对新生活的期待,反映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鬓发:象征衰老与时间的流逝。
  • 春光:象征新生、希望与未来。
  • 残阳:象征过去、回忆与结束。
  • :象征温暖与宁静的生活状态。
  • 钟声: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云山:象征自然的美好与诗人内心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鬓发垂垂”意指: A. 头发浓密
    B. 头发渐白
    C. 头发短

  2. “明朝”在诗中指的是: A. 明天
    B. 明亮的天空
    C. 明代

  3. 诗人对外界的态度是: A. 忧虑
    B. 超然
    C. 频繁关注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释今壁的《除夕》与杜甫的《春望》同样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释今壁更倾向于内心的平静与淡然,而杜甫则表现出对国事的忧虑。两首诗各有特色,分别反映了不同的生活态度和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选集》
  • 《古诗词解析与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牡丹 东湖杂咏 满江红(建安戏用林碧山韵) 八声甘州(送春) 八声甘州(九日登高) 南乡子(重阳效东坡作) 阮郎归(舟中作) 水调歌头(败荷) 江城梅花引(登高) 江城子(和子昂题水仙花卷)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月点 提土旁的字 包含养的词语有哪些 头晕目眩 亠字旁的字 舍近即远 家史 讶奇 鸱头酒 是非口舌 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广字头的字 投鼠忌器 屮字旁的字 包含琴的成语 含蓼问疾 辵字旁的字 听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