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19: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19:54
作者: 陈世祥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词坛宿将,觉秦欧辛陆,今无难续。
壁垒当场争上驷,我拜祝苒三覆。
剑戟无声,杀人如草,手得中原鹿。
回看余子,与其书不能读。
笑我手拙髯枯,牢愁难写,倚马惭枚叔。
描画蓬蒿只办得,潦倒山癯半幅。
食力居贫,隐安遗躅,空有江湖屋。
先生不弃,许余同餐秋菊。
这首词的作者自称在词坛中已经有了一定的地位,感慨昔日的名家如秦观、欧阳修、辛弃疾、陆游等人,如今却没有人能与之媲美。面对词坛的竞争,我只能自谦地拜祝三位老师。
剑戟无声,杀敌如同割草一样容易,手中得到了中原的鹿。回头看看后辈的作品,竟然连他们的书都无法读懂。
我笑自己技艺拙劣,白发苍苍,内心的愁苦难以表达,面对马前的王勃我感到惭愧。
我所能描绘的不过是蓬蒿,潦倒的山水画也只是一半。
生活艰难,隐居的安宁已无踪影,心中只是空留一间江湖小屋。
幸而先生没有抛弃我,愿意与我一同品尝秋天的菊花。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陈世祥,清代诗人,擅长词与诗,作品多反映个人的遭遇与对时代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清代,背景是词坛的竞争激烈,作者感慨自己的处境与才能,表达对前辈的敬仰以及对后辈的无奈。
《念奴娇》通过对词坛的回顾与自我反思,展现了诗人在艺术创作中的自谦与无奈。开篇提到的“宿将”,不仅仅是对前辈的缅怀,也显露出当下词坛的寥落与乏力。诗人在表达对古代词人的敬仰之余,也流露出对自己创作能力的不满。词中对“剑戟无声,杀人如草”的描写,既有对竞争的感慨,也暗含了创作的挑战与艰难。接着,诗人自嘲手拙,无法与前辈相提并论,表现出一种谦卑与对艺术的敬畏之情。最后,虽身处困境,但与友人共餐秋菊的场景,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坚韧与对生活的热爱。整首词融合了情感与意象,展现了清代词人的风采与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的主题是对词坛的回顾与个人创作的反思,展现出诗人对艺术的敬畏与对生活的坚持。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词坛宿将”指的是:
A. 某个领域的老前辈
B. 现代的年轻人
C. 诗歌的创作道具
答案: A
“剑戟无声,杀人如草”意在表达:
A. 竞争的激烈
B. 战争的残酷
C. 诗人的无能
答案: A
诗人对秋菊的描绘象征了什么?
A. 生活的贫困
B. 友情的珍贵
C. 坚韧与高洁
答案: C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念奴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