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1:40: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1:40:08
次韵子由送千之侄
——苏轼
江上松楠深复深,
满山风雨作龙吟。
年来老干都生菌,下有孙枝欲出林。
白发未成归隐计,青衫倘有济时心。
闭门试草三千牍,仄席求人少似今。
这首诗描绘了江边的松树和楠树,树木深邃茂密,伴随着风雨声如同龙吟。随着时间的推移,老树上长满了菌类,而下面的新枝则渴望着生长出林间。白发尚未真正决定隐居的计划,青衫若有济世的心愿。闭门苦读,试图写出三千篇文章,但现在求贤若渴的人少之又少。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兼具豪放与细腻,常常表达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苏轼晚期,正值他经历了政治的波折与个人的困境之时,诗中流露出对时局的感慨和对后辈的期望。
此诗以“江上松楠”为开篇,展现了自然的深邃与生命的顽强。诗中的松树和楠树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绘,更象征着坚韧与毅力。随着季节的变迁,老树生出菌类,暗示着生命的衰老与无奈,而“孙枝欲出林”则传达出对新生的渴望和希望。
苏轼在诗中提到“白发未成归隐计”,反映出他对归隐田园的向往,然而现实的压力使他无法实现这一理想。诗的后半部分通过“闭门试草三千牍”和“仄席求人少似今”表达了对学术的坚持和对人才匮乏的无奈,表现出他对时代的深刻关注。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悲凉却又不失希望,展现了苏轼以诗寄情的独特风格,以及他在逆境中对未来的思考和对生命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个人心境,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对时局的无奈和对未来的希望,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后辈的期望。
诗词测试:
下列哪个词语最能代表诗中的自然景象?
A. 风雨
B. 白发
C. 青衫
D. 归隐
诗中提到的“闭门试草三千牍”意指:
A. 关门读书
B. 撰写大量文章
C. 寻找人才
D. 隐居乡间
“白发未成归隐计”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A. 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B. 对年轻人的期望
C. 对自然的热爱
D. 对社会的批判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