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43: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43:14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
作者:谢灵运
公子不及世事,但美遨游,然颇有忧生之嗟。
朝游登凤阁,日暮集华沼。
倾柯引弱枝,攀条摘蕙草。
徙倚穷骋望,目极尽所讨。
西顾太行山,北眺邯郸道。
平衢修且直,白杨信褭褭。
副君命饮宴,欢娱写怀抱。
良游匪昼夜,岂云晚与早。
众宾悉精妙,清辞洒兰藻。
哀音下回鹄,余哇彻清昊。
中山不知醉,饮德方觉饱。
愿以黄发期,养生念将老。
这位公子不关心世俗事务,只是追求游乐,然而内心却常有对生活的忧虑。
早上游览凤阁,傍晚聚集在华沼。
倾斜的树枝引导着柔弱的枝条,攀爬摘下蕙草。
徘徊倚靠,极目远望,目光所及尽是我所寻求的。
向西望去是太行山,向北眺望是邯郸道。
宽阔的平坦大道修整得又直又好,白杨树枝繁叶茂,随风摇曳。
副君命令我饮宴,欢娱之中表达我的心怀。
美好的游乐没有昼夜之分,怎能说是晚与早呢?
众宾各展其才,清新典雅的辞句如兰花般洒落。
哀伤的声音如鸿雁之鸣,余音绕梁在空中回荡。
中山的人不知醉,饮着美德才感到饱足。
我愿意以白发之年为期,养生之道早作打算。
作者介绍:
谢灵运(384年-433年),字景仁,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山水诗人,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景色,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宁静。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朝时期,正值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的时代,诗人通过描绘游乐的场景,表达对世事的逃避与内心的忧虑,反映了士人对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是一首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结合得相当完美的诗作。全诗通过描绘游玩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事务的淡漠。开头几句“公子不及世事,但美遨游,然颇有忧生之嗟”便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无奈与对游乐的渴望。
随着诗的展开,诗人描绘了早晨与傍晚的游玩场景,凤阁与华沼的对比,展现了时光的流转与自然的美好。在“倾柯引弱枝,攀条摘蕙草”中,诗人通过细腻的动作描写,传达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惬意。
诗中对环境的细致描写如“西顾太行山,北眺邯郸道”,不仅展示了壮丽的自然风光,也隐含了诗人对人生理想的追求。最后几句表达了对饮酒作乐的愉悦,以及对老年生活的深思,流露出一种对未来的无奈与期待。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为丰富,既有对山水的描绘,也有对心灵的反思,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呈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理想境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由与游乐的向往,同时又透出对世事的忧虑与对未来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与哲学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公子”指的是:
a) 普通人
b) 贵族子弟
c) 诗人本人
d) 仙人
“朝游登凤阁,日暮集华沼”表达了什么?
a) 一天的生活
b) 诗人的忧虑
c) 自然的变化
d) 对未来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蕙草”象征:
a) 财富
b) 高洁
c) 忧虑
d) 友谊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