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外按》

时间: 2025-04-26 02:33:46

诗句

夹城门向野田开,白鹿非时出洞来。

日暮秦陵尘土起,从东外按使初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33:46

原文展示:

《外按》
作者: 王建 〔唐代〕

夹城门向野田开,白鹿非时出洞来。
日暮秦陵尘土起,从东外按使初回。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场景:夹城门通向广阔的田野,偶尔有白鹿从山洞中出来。傍晚时分,秦陵的尘土飞扬,东边的使者刚刚返回。

注释:

字词注释:

  • 夹城门:指夹在城墙之间的城门,暗示出一种封闭与开放的对比。
  • 白鹿:白色的鹿,象征着纯洁与祥和,通常出现在神话传说中。
  • 秦陵:指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是一处著名的历史遗址。
  • 外按:外来使者,初次返回,暗示外部情况的变化。

典故解析:
白鹿在古代文化中常被视为吉祥的象征,与道教文化有密切关系,表示好运和长寿。秦陵则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帝王陵墓,象征着权力与历史的沉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建是唐代的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而著称。他的诗歌常常描绘生活中的细节,展现人情世故和自然景观。

创作背景:
《外按》写作于唐代,社会背景是政治与文化高度发展的时期,诗人常通过诗歌表达对现实的观察与思考。

诗歌鉴赏:

《外按》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优雅而宁静的场景。开头的“夹城门向野田开”,不仅交代了环境,还传达出一种向往自由的情感。白鹿的出现则增添了神秘与灵动,使整个画面更具生机。接下来的“日暮秦陵尘土起”,则将时光推向傍晚,凸显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秦陵作为历史的象征,带有一种沉淀的气息,与前面的生机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人事的无常与历史的永恒。最后一句“从东外按使初回”,则点明了外来者的归来,象征着对外界变化的关注和反思。这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观的同时,也引发了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夹城门向野田开:描绘了一个城门的开口,象征着通往广阔的田野,暗示着开放的思想。
  2. 白鹿非时出洞来:白鹿的出现是偶然的,赋予了场景一种神秘感,同时也象征着纯洁。
  3. 日暮秦陵尘土起:傍晚的秦陵,尘土飞扬,暗示着历史的沉重和时间的流逝。
  4. 从东外按使初回:外来的使者首次归来,象征着对外部世界的关注,带来变化与消息。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夹城门”与“野田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象征:白鹿象征纯洁与祥和,秦陵则是历史与权力的象征。

主题思想:
这首诗反映了对历史的追思和对现实的关注,表达了诗人在自然与人事之间的思索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夹城门:象征封闭与开放,反映社会的状态。
  • 白鹿:象征纯洁与祥和,代表美好的愿望。
  • 秦陵:历史的象征,承载着时间的厚重感。
  • 尘土:象征历史的沉淀与变迁,暗示着世事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外按》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王建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白鹿”象征什么?
    A. 权力
    B. 纯洁与祥和
    C. 战争

  3. “日暮秦陵尘土起”中的“尘土”主要象征什么?
    A. 人民
    B. 历史的沉重
    C. 财富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反映了历史与现实的关系。
  • 李白《月下独酌》:展现了自然与人情的交融。

诗词对比:
与王建的《外按》相比,李白的《月下独酌》更加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而《外按》则更关注自然与历史的关系。两者都表现了对存在的思考,但侧重点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王建诗集》
  • 《唐代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寄白阁默公 题皇甫荀蓝田厅 就峰公宿 朝饥 客喜 咏韩氏二子 题诗后 送崔约秀才 方镜 哭卢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倒枕槌床 阙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石字旁的字 术智 目字旁的字 蠢相 探观止矣 龟年鹤算 招摇过市 七口八嘴 鬲字旁的字 金口角 卝字旁的字 超擢 跳转 提土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