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寄春坊顾校书》

时间: 2025-07-30 07:16:14

诗句

宁因不得志,寂寞本相宜。

冥目冥心坐,花开花落时。

数畦蔬甲出,半梦鸟声移。

只恐龙楼吏,归山又见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07:16:14

原文展示:

宁因不得志,寂寞本相宜。
冥目冥心坐,花开花落时。
数畦蔬甲出,半梦鸟声移。
只恐龙楼吏,归山又见违。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因不得志而感到寂寞,不过这种寂寞似乎也很适合自己。闭上眼睛,心中沉静,静坐于此,看着花开花落,时光悄然流逝。田间的蔬菜已然长出,梦中也能听到鸟儿的鸣叫。唯恐那些在龙楼的官吏,回到山中又遭遇不如意的事情。

注释:

  • 不得志: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或抱负。
  • 冥目冥心:闭上眼睛,心也沉静,形容极度专注或沉思。
  • 蔬甲:指的是菜园中的蔬菜,甲字在此可理解为生长茂盛。
  • 龙楼吏:指的是身居高位的官员,龙楼象征权势。
  • 归山:回到山中,暗含隐士的生活。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刘得仁,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情见长,风格简练而真切。
  •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诗人遭遇挫折、不得志的时期,反映了他对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同时也表现出一种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寄春坊顾校书》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宁静,展现了他对世事的淡然态度。开篇两句,诗人直言因不得志而感到的寂寞,然而这种寂寞却是自己所适应的状态,反映出一种自我安慰的心理。接下来的两句中,诗人通过闭目静坐的方式,观察周遭自然的变化,花开花落,时光流逝,表现出一种与世无争、顺其自然的生活态度。最后两句则是对官场生活的不满,表达了对高位官吏的讽刺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素朴,却蕴含深厚的哲理,折射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宁因不得志,寂寞本相宜:表达了不得志的孤独是自然而然的。
    • 冥目冥心坐,花开花落时:静坐思考,观察自然,体现诗人内心的宁静。
    • 数畦蔬甲出,半梦鸟声移: 描绘田园风光,体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 只恐龙楼吏,归山又见违:对官场的不满与对隐逸生活的渴望。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花开花落”与“鸟声移”形成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象如花、鸟赋予了人性化的情感。
  • 主题思想:诗歌表现了对个人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折磨之间的矛盾,同时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官场的不满。

意象分析:

  • 自然:花开花落、鸟声,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循环。
  • 官场:龙楼吏,象征着权力与世俗的纷扰,表现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寂寞?

    • A. 旅行
    • B. 静坐
    • C. 写信
  2. “数畦蔬甲出”中“蔬甲”指的是什么?

    • A. 田里的花
    • B. 田里的蔬菜
    • C. 田里的草
  3. “龙楼吏”指的是?

    • A. 高位的官员
    • B. 隐士
    • C. 农民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竹里馆》
    • 李白的《庐山谣》
  • 诗词对比

    • 刘得仁与王维的作品都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与隐逸生活的渴望,但王维的诗更侧重于山水之美,而刘得仁则更强调内心的宁静和对现实的反思。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精华》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董娇饶 菩萨蛮 酹江月(乙未中元自柳州过白莲) 一剪梅(莆中赏梅) 菩萨蛮(玉山道中) 清平乐(迎春花一名金腰带) 贺圣朝(和宗之梅) 关河令(清远轩晚望) 生查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尊古蔑今 包含娉的词语有哪些 旁求博考 齊字旁的字 绛囊 爱国一家 墨尔本 面案 斤字旁的字 龙字旁的字 风轻云淡 人非物是 丨字旁的字 冉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立子 智者见智,仁者见仁 黹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