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24: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24:43
陈情上知己
作者: 刘得仁 〔唐代〕
性与才俱拙,名场迹甚微。
久居颜亦厚,独立事多非。
刻骨搜新句,无人悯白衣。
明时自堪恋,不是不知机。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性格和才能的不满与自省,认为自己在才华和声名上都很平庸。长久以来,自己在世俗的环境中也变得厚重,然而独自一人时却常常遭遇非议。虽然努力去创造新的诗句,却无人怜悯着他这种清白之身。明理的时代,本应有所追求,但并不是不懂得其中的道理。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未涉及具体历史典故,但可以看作是对唐代士人生活状态的反映,表达了对自我价值的追求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无奈。
作者介绍: 刘得仁是唐代的一位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对社会的思考,风格多样,常以清新自然的语言表现深刻的思想。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士人们在社会上追求声名和地位的时期。作者可能是在经历了生活的磨砺后,感受到自身才能的平庸和对社会的无奈。
《陈情上知己》是一首充满自省与感慨的作品。诗中,刘得仁以直白的语言描绘了自己在才华与品德上的平庸,反映出他对自身处境的无奈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诗人以“性与才俱拙”开篇,直指自己的不足,语言朴实无华,却使人感受到一种深沉的自责。接下来的几句,诗人描绘了长久以来在世俗环境中生活的结果,心灵逐渐厚重,独处时却常常受到非议,这种矛盾感使人倍感痛苦。
在“刻骨搜新句,无人悯白衣”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创作的执着与孤独,尽管努力去创作出新的诗句,却无人理解与欣赏,白衣象征着诗人的清白与纯洁,反映出社会对真诚创作的冷漠。最后两句则表明了即便明理的时代令人向往,诗人却并非不懂得社会的规则与道理,这种无奈与自省充满了诗的底蕴。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句简练,既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孤独,也折射出当时士人对社会的思考与反思,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自身才能的自省与对社会现实的感慨,展现了对真诚创作的追求和对无奈处境的深刻体会,传达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自身的思考,也折射出对社会环境的深刻理解,表现出一种追求与无奈的情感。
诗词测试:
本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刘得仁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白衣”象征什么?
A) 财富
B) 清白与纯洁
C) 声名
D) 朋友
诗人对自身才能的看法是?
A) 自信
B) 平庸
C) 出众
D) 不在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陈情上知己》的诗意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