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听歌》

时间: 2025-04-26 02:06:50

诗句

朱槛满明月,美人歌落梅。

忽惊尘起处,疑是有风来。

一曲听初彻,几年愁暂开。

东南正云雨,不得见阳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06:50

听歌

作者: 刘得仁 〔唐代〕

原文展示:

朱槛满明月,美人歌落梅。
忽惊尘起处,疑是有风来。
一曲听初彻,几年愁暂开。
东南正云雨,不得见阳台。

白话文翻译:

红色的栏杆映着明亮的月光,佳人唱着歌声如落梅。
忽然听到尘土飞扬的地方,仿佛是有风吹来。
一曲歌声刚刚结束,几年的愁绪似乎暂时消散。
东南方正下着雨,无法看到阳光的阳台。

注释:

  • 朱槛:红色的栏杆。
  • 美人:指歌唱的女子,常用以形容才貌双全的女性。
  • 歌落梅:歌声如花落,形容歌声动人。
  • 尘起处:指尘土飞扬的地方,象征着惊扰。
  • 阳台:指高处的阳光明媚之地。

典故解析:

“东南正云雨”暗示着天气变化,可能与诗人的心情有关,象征着愁苦的环境与期望的失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得仁,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描绘自然与人情,情感细腻,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诗人在月下听歌时的即兴之作,反映了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内心愁苦的交织。

诗歌鉴赏:

这首《听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月夜听歌的情景。开篇以“朱槛满明月”描绘出静谧而美丽的环境,与“美人歌落梅”结合,展现出佳人的歌声如梅花般清新动人。诗中“忽惊尘起处,疑是有风来”的描写,立刻打破了静谧,传递出一种突如其来的惊扰,仿佛在暗示内心的挣扎与不安。接下来的“一曲听初彻,几年愁暂开”则展现出音乐的力量,歌声的响起仿佛能够暂时驱散心中的愁苦,这种瞬间的情感解脱让人感到可贵。最后一句“东南正云雨,不得见阳台”则以天气变化作结,暗示诗人内心的阴郁与对阳光的渴望,形成了美与愁、希望与失落的强烈对比。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朱槛满明月:美丽的栏杆映照着明亮的月光,渲染了静谧的氛围。
    2. 美人歌落梅:佳女的歌声如梅花飘落,象征美好而动人的旋律。
    3. 忽惊尘起处:突然间的惊扰,表现诗人内心的纷乱。
    4. 疑是有风来:猜测是风的到来,增加了诗的神秘感。
    5. 一曲听初彻:一曲歌声刚刚结束,强调音乐的影响力。
    6. 几年愁暂开:多年的愁苦似乎在此时得到了短暂的释放。
    7. 东南正云雨:描绘出天气的阴郁,与心情相呼应。
    8. 不得见阳台:表达了内心对光明的渴望。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歌曲比作梅花,形象生动。
    • 对仗:上下句相对称,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美好音乐的向往,以及在愁苦生活中对快乐的渴望。

意象分析:

  • 朱槛:象征着生活的美好和人情的温暖。
  • 明月:代表着纯洁与宁静。
  • 美人:象征着理想与追求的对象。
  • 云雨:暗示着人生的阴霾与不如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朱槛满明月”所描绘的是什么样的环境?

    • A. 阴暗
    • B. 明亮
    • C. 寂静
    • D. 嘈杂
  2. “一曲听初彻”中“初彻”意指什么?

    • A. 歌曲结束
    • B. 歌声响起
    • C. 愁苦消散
    • D. 月光明亮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by 李白
  • 《月夜忆舍弟》by杜甫

诗词对比:

  • 同样描绘月夜情景的《静夜思》通过对家乡的思念表达了游子心中的孤独,而刘得仁的《听歌》则更多地关注于音乐带来的情感波动,展示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寄问政山聂威仪 赠南岳玄泰布衲 南中怀友生 居南岳怀沈彬 除夜 再宿京口禅院 宿巴江 送迁客 游边 牧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赢粮景从 天物 包字头的字 桴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鸾文 敢怕 戊戌维新 德薄望浅 辵字旁的字 癶字旁的字 灌顶 病入膏肓 髟字旁的字 隙结尾的成语 赤字旁的字 包含藄的词语有哪些 人涉卬否 包含蜉的词语有哪些 装葱卖蒜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