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2:10: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10:55
秋气入关河,匈奴久已和。
琱弓聊可试,宝剑不须磨。
草木将摇落,牛羊自寝讹。
能知塞垣景,持以赠吾歌。
秋天的气息已经渗入了关山河流,匈奴的侵扰已经平息很久。
可以试试琱弓(弓箭),而宝剑则无需再磨砺。
草木即将凋零,牛羊也早已躲进了温暖的栖息地。
如果能理解边塞的景色,就请把这些情感送给我的歌吧。
作者介绍:梅尧臣,字子华,号白华,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社会时事的关注,是“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之一。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北宋时期,正值国家相对平稳之际,诗人借送别郑太保之际表达对安宁生活的珍视与对友人的祝福,反映了对边疆和平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气息与边塞的宁静,展现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珍视与对友人的深情祝福。首句“秋气入关河”即以秋天的气息引入,隐喻着时光的流逝和边疆的安定。接着提到“匈奴久已和”,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安宁的欣慰。诗中用“琱弓聊可试,宝剑不须磨”来强调和平时期的安逸与安宁,琱弓的试射象征着一种轻松的武备,而宝剑则不再需要磨砺,暗示着不再需要战争的紧迫感。
“草木将摇落,牛羊自寝讹”则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象,草木在秋风中摇曳,牛羊安然入睡,显得分外宁静。最后一句“能知塞垣景,持以赠吾歌”则将诗人的情感集中到对友人的祝福上,表达了对边塞景色的深切理解与情感的寄托。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充分体现了梅尧臣的诗歌风格,既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也有对人情的温暖关怀,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珍视、对边塞风景的理解和对友人的祝福,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友情的珍重。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匈奴”指的是哪个历史民族?
A. 汉族
B. 匈奴
C. 蒙古
诗人使用“宝剑不须磨”来表达什么?
A. 战争即将来临
B. 需要继续训练
C. 和平时期的安逸
“牛羊自寝讹”中的“寝讹”是什么意思?
A. 醒来
B. 入睡
C. 玩耍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