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酬和元九东川路诗十二首。江上笛》

时间: 2025-08-02 16:06:00

诗句

江上何人夜吹笛,声声似忆故园春。

此时闻者堪头白,况是多愁少睡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2 16:06:00

原文展示:

江上何人夜吹笛,
声声似忆故园春。
此时闻者堪头白,
况是多愁少睡人。


白话文翻译:

在江边,夜晚有谁在吹笛子,
那声声笛音仿佛让我想起故乡的春天。
此时此刻,听到笛声的人多半已是白发苍苍,
更何况那些多愁善感、失眠的人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江上:江边。
  • 何人:谁。
  • 夜吹笛:在夜里吹笛子。
  • 声声似忆:一声声的笛声让我想起。
  • 故园春:故乡的春天。
  • 堪头白:能够让人头发变白(指听者年纪已大)。
  • 多愁少睡人:多愁善感、失眠的人。

典故解析:

  • “故园春”指的是诗人对故乡春天的思念,反映了游子的孤独与哀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著称,常常关注社会民生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白居易晚年,写于他被贬至东川任职期间,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苦短的感慨。


诗歌鉴赏:

白居易的《江上笛》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传达了深厚的离愁别绪。在诗中,诗人通过“夜吹笛”的场景,唤起了他对故乡春天的怀念,展现了流浪者的孤独与思乡情。诗的前两句通过笛声与故乡春的联想,营造出一种浓厚的情感氛围,笛声不仅是音乐的表达,更是情感的寄托。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对听者的描写,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无情,特别是“堪头白”一语,使人感受到时光带来的沧桑和无奈。整体上,诗中通过笛声引发的思乡情与人生感悟,交织出了一幅悲怆而美丽的画面,反映出白居易对生活的深刻体悟与情感的真挚流露。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江上何人夜吹笛:提问句,开篇即引入场景,渲染出宁静的夜晚与笛声。
  • 声声似忆故园春:笛声勾起了故乡春天的回忆,情感深沉而细腻。
  • 此时闻者堪头白:在这样的时刻,听到笛声的人多是年长者,暗示时间的流逝。
  • 况是多愁少睡人:进一步强调了夜晚的孤独与愁苦,呼应了诗人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笛声与故乡的春天相联系,表达了深切的思念。
  • 对仗:如“夜吹笛”与“声声似忆”,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人到老年的感慨,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反映了白居易对人生短暂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游子心中的孤独与无奈。
  • :代表思乡的情感与音乐的柔美。
  • :故乡的春天,象征着美好与青春的回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江上何人夜吹笛”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忧伤
    • B. 欢快
    • C. 无聊
    • D. 兴奋
  2. 诗中“此时闻者堪头白”中的“头白”意指:

    • A. 年轻
    • B. 年老
    • C. 失眠
    • D. 快乐
  3. 这首诗主要描绘了什么主题?

    • A. 战争
    • B. 思乡
    • C. 自然
    • D. 爱情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白居易的《江上笛》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白居易更加注重个人情感的细腻和直接,而杜甫则通过对月夜的描绘,传达出更为广泛的忧国忧民之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白居易诗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南歌子 南歌子 南歌子 风雨有感 南歌子 南歌子(四之三) 南歌子•扬州 南歌子·风动槐龙舞 南歌子平韵十四部 其七 南歌子 南歌子·绝念驱群丑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厄字旁的字 苇輤 只可共患难,不可同安乐 万世之计 曲眏 轮栽 鹵字旁的字 包含悒的词语有哪些 米家船 包含闯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烂的成语 言字旁的字 幺字旁的字 量入制出 臣字旁的字 趁路 耳提面命 宾客如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