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9:32: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32:51
奉和圣制途次陕州作
张九龄
驰道当河陕,
陈诗问国风。
川原三晋别,
襟带两京同。
后殿函关尽,
前旌阙塞通。
行看洛阳陌,
光景丽天中。
这首诗描绘了在途经陕州时的所见所感。首先提到驰道沿着河流而建,随后提及诗歌与国风的结合。接着,诗人感慨三晋地区的别离和两京的交融。后面描绘了后殿的壮丽和前方的旌旗,最后在洛阳的街道上,目睹了美丽的景色,仿佛置身于光辉的天际。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容,号少岳,唐代著名政治家与诗人,以其才华和正直著称。他在唐高宗、唐中宗时期担任重要职务,致力于国家的治理和文化的繁荣。
此诗创作于唐代盛世,诗人途经陕州之时,受到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的双重影响,表达了对国家繁荣的感慨及个人的情感寄托。
张九龄的《奉和圣制途次陕州作》是一首描绘旅途景象的诗作,诗中洋溢着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与对繁荣盛世的感慨。开篇通过“驰道当河陕”展现了行旅的快意与自然的壮丽,紧接着以“陈诗问国风”引入诗歌的文化背景,显示了诗人与国家风俗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三句“川原三晋别”则表达了对故土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心中那份深厚的乡情。在接下来的句子中,诗人通过描写后殿与旌阙,展现出国都的雄伟与气派。
整首诗结构严谨,韵律和谐,充满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深思。张九龄在诗中展现的既有自然的壮丽,又有历史的厚重,充分显示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
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祖国繁荣的热爱与对文化的思考,展现了盛世之美和个人情感的交融。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三晋”指的是哪个地区?
A. 山西
B. 陕西
C. 河北
填空题:诗中“行看洛阳陌,光景丽天中”表现了诗人对___的赞美。
判断题:张九龄是唐代著名的军事将领。(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