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45: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45:32
上阳水窗旬宴得移字韵
作者:张九龄 〔唐代〕
河汉非应到,汀洲忽在斯。
仍逢帝乐下,如逐海槎窥。
春赏时将换,皇恩岁不移。
今朝游宴所,莫比天泉池。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宴会场景的感慨与思索。诗中提到,银河的星河并不应该到达这里,而是让人感到在汀洲上似乎恍若就在眼前。诗人回忆在帝王的乐曲下,犹如在海上漂流的筏子般,目光游离。春天即将来临,赏花的时节也将改变,但皇权的恩德却始终不变。今天的游宴场所,怎能与天上的泉池相提并论。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容,号少岳,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出身于官宦世家。他以诗歌风格清新、高远而闻名,尤其擅长五言绝句和律诗。他的诗多描绘自然景观,抒发个人情怀,具有深刻的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唐玄宗时期,反映了当时盛大的宫廷宴会文化。在政治安定、经济繁荣的背景下,诗人通过对春景、宴会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珍惜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这首诗以清新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个春日的宴会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对权贵生活的反思。开头两句通过“河汉非应到,汀洲忽在斯”展现了自然景观的诗意,似乎在暗示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冲突。接下来的“仍逢帝乐下,如逐海槎窥”,将宴会的欢乐与漂泊的感受结合,流露出一种矛盾的情绪。
“春赏时将换,皇恩岁不移”则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权力的恒久,诗人在感慨春天的变迁时,也在反思皇权的恩泽与人间的无常。这种情感在最后一句“今朝游宴所,莫比天泉池”中达到高潮,诗人通过对比,将人世间的宴席与仙境的泉池并列,突显了宴会的短暂与生活的脆弱。
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描写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展现了张九龄作为唐代诗人的艺术才华与思想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宴会的场景,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珍惜与对权力的反思,揭示了人间欢愉的短暂与时光的无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河汉”指的是哪个自然现象?
A. 河流
B. 银河
C. 湖泊
D. 小溪
诗人通过哪句表达了对宴会的感慨?
A. “春赏时将换”
B. “今朝游宴所,莫比天泉池。”
C. “仍逢帝乐下”
D. “河汉非应到”
“皇恩岁不移”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时间的流逝
B. 权力的恒久
C. 自然的变化
D. 个人的挣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为《上阳水窗旬宴得移字韵》的详细分析与介绍,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