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4:57: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4:57:21
作者: 张九龄 〔唐代〕
孔门太山下,不见登封时。
徒有先王法,今为明主思。
恩加万乘幸,礼致一牢祠。
旧宅千年外,光华空在兹。
这首诗描绘了孔子旧宅的景象。在太山脚下的孔子门前,已看不到昔日的辉煌。虽然有先王的法则,现今却只为明主所思考。恩泽加于万乘之上,礼仪也已建立在一座牢固的祠堂里。千年之后的旧宅,依然能感受到那空中的光华。
作者介绍: 张九龄(678年-740年),唐代著名诗人,官至宰相,以其政治才能和诗才闻名。他的诗作多表现对社会现象的思考与对历史文化的追怀。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唐代中期,正值唐玄宗时期,社会政治稳定,但对于古代文化的渴望依然强烈。诗人通过对孔子旧宅的描绘,反映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思考。
这首诗通过描绘孔子旧宅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追怀与对现实的感慨。诗的开头提到“孔门太山下,不见登封时”,用“太山”这一高大伟岸的自然景观,衬托了孔子学说的崇高与历史的久远;然而“登封时”一语则暗示了昔日的辉煌已不再,增添了一种历史的沧桑感。
接下来的“徒有先王法,今为明主思”,则进一步表达了对先王治国理念的怀念,强调了当今社会对古代智慧的重视。诗中提到的“恩加万乘幸”,不仅展示了当权者的恩泽,也反映出对古代先贤的崇敬。
最后一句“旧宅千年外,光华空在兹”,则是一种哲学性的反思,尽管物质的建筑已然衰败,但孔子的思想和精神依然在历史的长河中闪烁着光辉。这种对比不仅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沉重,也让人思考文化的传承与延续。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对孔子及其思想的追怀,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敬仰与对现实的反思,展现了历史的光辉与文化的传承。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孔门太山下”意指什么?
“不见登封时”中的“登封”指的是?
诗中提到的“旧宅千年外”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使至塞上》相比,张九龄的诗更注重对历史文化的回顾,而王维则更多地表现自然风光与个人情感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