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吴儿》

时间: 2025-05-06 02:42:12

诗句

玉貌儿童泪盈把,辫发垂肩行酒斝。

将军又去打苏州,出门指使教牵马。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42:12

原文展示:

吴儿
作者: 汪元量 〔宋代〕

玉貌儿童泪盈把,
辫发垂肩行酒斝。
将军又去打苏州,
出门指使教牵马。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的是一个美丽的孩子,眼中含着泪水,手里拿着酒斝,长着辫子,头发垂在肩上。他在为将军出征苏州而感到忧伤,临出门时,父亲指挥他牵马。

注释:

  • 玉貌:形容孩子容貌美丽,像玉一样光洁。
  • 儿童:指小孩。
  • 泪盈把:眼泪快要流下来,形容悲伤。
  • 辫发:编着辫子的头发。
  • 酒斝:盛酒的器具。
  • 将军:指出征的将领。
  • 苏州:地名,诗中提到的战斗地点。
  • 指使:指示、命令。

典故解析:

该诗中没有明显的典故引用,但“将军又去打苏州”的情景可能暗示了历史上对苏州的多次军事行动。诗人通过描绘儿童的悲伤,反映了战争对家庭和社会的影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汪元量,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他的诗作多描写社会风貌和人情世故。

创作背景:在宋代,社会动荡和战争频繁,许多家庭因此受到影响。诗人通过孩子的眼泪,表达了对战争的无奈和对家庭的思念。

诗歌鉴赏:

《吴儿》以儿童的视角来展现战争带来的悲伤和无奈,诗中的“玉貌儿童”形象生动地呈现出孩子的无辜与纯真。眼泪的盈把不仅是对即将离别的将军的担忧,更是对战争本身的无情揭示。在儿童的眼中,战争是陌生而可怕的,随着将军的出征,家庭的安宁被打破。诗的最后一句“出门指使教牵马”,让人感受到父亲对孩子的关爱与责任,也隐含了对未来的担忧。在简短的四句中,汪元量成功地通过情感的细腻描绘和形象的生动比喻,表达了对战争和离别的哀痛,展现了人性中最柔软的部分。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玉貌儿童泪盈把”: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孩子,表现了其内心的悲伤。
    • “辫发垂肩行酒斝”:描述了孩子的形象,增加了生动的细节。
    • “将军又去打苏州”:显示了家庭成员出征的背景,营造出紧张的氛围。
    • “出门指使教牵马”:展现了父亲对子女的教导与期望,含有对未来的忧虑。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玉貌”形容儿童的美丽。
    • 拟人:儿童的眼泪被赋予了情感,体现出其内心的感受。
    • 对仗:句式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儿童的哭泣,反映了战争对无辜者的影响,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控诉。

意象分析:

  • 儿童:象征着无辜和纯真。
  • 泪水:代表着悲伤和对离别的恐惧。
  • 将军:象征着战争和责任。
  • :代表着出征的工具,也象征着离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玉貌儿童”指的是谁? A. 将军
    B. 儿童
    C. 父亲

  2. “泪盈把”表示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悲伤
    C. 生气

  3. “将军又去打苏州”中的“苏州”是什么? A. 地名
    B. 人名
    C. 事件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汪元量的《吴儿》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表现了战争对家庭的影响,但《吴儿》更侧重于儿童的情感,而《春望》则更广泛地描绘了国破家亡的悲痛。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汪元量生平与作品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梦觉一首 又和南塘十首 答陈珽主簿 采荔子十绝 戏效屏山书斋十咏 答惠州曾使君韵二首 杂咏一百首·庞公 戏效屏山书斋十咏 其五 八和 目眚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象牌 汾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位势 超世绝俗 和风细雨 口字旁的字 金字旁的字 鼎玉龟符 失准 垂世不朽 朝朝暮暮 户字头的字 去来 馬字旁的字 于咨 巾字旁的字 谟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