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33: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33:39
群臣上疏纳忠言,国害分明在目前。
只论平章行不法,公田之后又私田。
臣子们上书提出忠告,国家的祸害显而易见就在眼前。
只论平章的行为不合法,公共的田地之后又有私有的田地。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在古代中国,臣子上书劝谏是一种重要的政治行为,体现了忠臣对国家的关心。诗中提到的“国害”,反映了统治者与臣子的矛盾,以及社会的不公正现象。历史上,许多朝代都出现过官员贪污、侵占公田的现象,诗人对此表示了强烈的愤慨。
作者介绍:
汪元量,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记载,但其诗歌作品多以表现社会现实、政治时局为主,风格简练且直白,常常抨击时弊。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和政治腐败时期。诗人目睹国家权臣的贪婪与不法行为,感到无奈及愤怒,因此写下这首诗以表达对时局的关切和对忠臣劝谏的支持。
《越州歌二十首》中的这一首诗以其直白的语言和鲜明的主题,展现了作者对国家现状的深切关注。开篇即刻点明“群臣上疏纳忠言”,这不仅反映了臣子的忠诚与责任感,也暗示了国家治理中存在的问题。诗中“国害分明在目前”一句,生动地揭示了国家面临的危机,体现了作者对社会现状的警觉和忧虑。
接下来的“只论平章行不法,公田之后又私田”,则将矛盾推向高潮,直指官员的贪婪和不法行为。这不仅是对个别官员的指责,更是对整个社会风气的控诉。诗人通过对比“公田”与“私田”,展现了权力者如何侵犯公共利益,揭露社会的不公和腐败。
整首诗情感真挚,言辞犀利,表达了对忠臣劝谏的赞赏以及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通过这种方式,汪元量不仅传达了自己的政治立场,也为后人提供了反思历史与现实的重要视角。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国家现状的深切关注和对贪污腐败现象的控诉,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公正和政治清明的渴望,表达了忠臣的心声和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群臣上疏”是什么意思?
A. 臣子们纷纷上书
B. 皇帝下令
C. 大臣们辞职
“国害分明在目前”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乐观
B. 对国家现状的忧虑
C. 对臣子的赞赏
诗中提到的“公田”与“私田”主要反映了什么问题?
A. 农业问题
B. 权力滥用与社会不公
C. 个人财富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