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24: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24:51
绵州八月秋气深,
芙蓉溪上花阴阴。
使君唤船复载酒,
书生快意仍长吟。
击鼓吹笙欢客饮,
脱巾露发看日沈。
归来不知其所往,
但见月高松树林。
绵州的八月,秋天的气息愈发浓厚,
芙蓉溪边的花影摇曳生姿。
使君招呼船只,再次装载美酒,
书生心情愉悦,仍然高歌吟唱。
鼓声阵阵,笙声悠扬,欢快的客人们饮酒作乐,
脱下帽子,露出头发,静静地观看太阳西沉。
归来时已不知要往哪里去,
只见明月高悬在松树林间。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月亮常被用来表达思乡、孤独或人生感悟。松树象征高洁与坚韧,而芙蓉则是美好与柔情的代表。诗中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象,传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
汪元量,字君华,号仲华,宋代诗人,曾任官职,精通诗词。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风格清新自然,常蕴含对人生的思考。
诗作成于秋季,正值丰收时节,诗人可能与友人一同游玩,借酒消愁,抒发对友谊和自然的热爱。
《绵州》是一首描绘秋季景色的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开篇以“绵州八月秋气深”引入,营造出浓厚的秋意,接着描绘芙蓉溪的美丽景象,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诗中,通过描写使君招呼船只再次载酒、书生快意吟唱的场景,展示了人们在秋日阳光下的欢快与惬意。击鼓与吹笙的声音让人感受到饮宴的热闹,诗人通过“脱巾露发看日沈”,表现出一种放松和自由的生活态度。而最后两句“归来不知其所往,但见月高松树林”,则透露出一种深邃的思考与哲理,表达了对人生道路的迷惘及对自然永恒之美的感慨。整首诗不仅描绘了秋日的美景,还蕴含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友谊的珍惜。
整首诗通过对绵州秋日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友人的珍惜以及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诗中“使君唤船复载酒”中的“使君”指的是?
A. 诗人
B. 官员
C. 朋友
D. 客人
“归来不知其所往”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A. 快乐
B. 迷茫
C. 悲伤
D. 安静
诗中描写的季节是?
A. 春
B. 夏
C. 秋
D. 冬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绵州》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