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22: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22:35
愁里送春春莫误。
愁共春来,春去愁须去。
难道春归无着处。
愁边便是春归路。
愁到而今春亦苦。
交付愁魔,不管春无主。
料得抛愁春不许。
明年依旧和他住。
在愁苦中送别春天,春天可不要误入我的愁苦。
愁苦随春而来,春去时愁也必须随之而去。
难道春天归去就没有去处吗?
愁苦的边际恰恰是春天归来的道路。
如今愁苦依旧,春天也变得苦涩。
将所有愁苦交给愁魔,不在乎春天无主。
我知道抛弃愁苦是春天所不允许的。
明年春天依然会与这愁苦相伴而居。
作者介绍:丁澎,清代诗人,作品以情感细腻、意象丰富著称,常常探索人内心深处的感受。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与人生的关系,充满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蝶恋花 其二 送春》是在春天即将结束之际,诗人心中充满愁苦,感叹春天的流逝以及愁苦的难以摆脱,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蝶恋花 其二 送春》通过对春天与愁苦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整首诗以“愁”字贯穿始终,诗人在春天即将离去之际,感受到的不是春天的欢愉,而是愁苦的加深,这种反差让诗歌充满了悲凉的情调。诗人用“愁共春来,春去愁须去”来表达愁苦与春天的不可分割,似乎在暗示着生活中的苦涩与欢愉总是交织在一起,无法分割。
诗中“难道春归无着处”一语,既有对春天归去的惋惜,也有对愁苦无处可去的无奈,折射出诗人内心的焦虑与不安。而“交付愁魔,不管春无主”则表现出一种无力感,诗人宁愿将愁苦托付给“愁魔”,也不愿面对春天的无主状态,反映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的语言简练、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纠结,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哲学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春天流逝的无奈感受,愁苦与春天的紧密联系揭示了人生的复杂与无常。诗人在愁苦中反思生活的意义,体现了深刻的哲学思考。
意象词汇:
春与愁的意象形成鲜明对比,春的美丽与愁的沉重交织,深刻反映了生活中的复杂情感。
诗词测试: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诗中提到“愁魔”是指什么?
“明年依旧和他住”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较,两首诗都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李清照的作品更多是对爱情的思念,而丁澎的作品则集中在愁苦与春天之间的抉择,展现了不同的情感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