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0:11: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0:11:05
燕语莺啼人乍远。却恨西园,依旧莺和燕。
笑语十分愁一半。翠园特地春光暖。
只道书来无过雁。不道柔肠,近日无肠断。
柄玉莫摇湘泪点。怕君唤作秋风扇。
燕子啁啾,黄莺歌唱,人却刚刚离去。只恨那西园,依旧是莺啼燕语。
笑语之间满是愁苦,翠绿的园子春光正暖。
只道书信来时并未经过大雁,却不知我柔弱的心肠,近来已断肠。
手中的玉扇别轻摇,怕你叫作秋风扇。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宋代著名词人,以豪放和细腻兼具的风格著称。他的词充满了爱国情怀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蝶恋花》创作于辛弃疾流亡之时,表达了他对故国的思念和对离别的惆怅。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国家动荡不安,诗人感受到了深重的忧虑和无奈。
《蝶恋花》通过优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离别的忧伤。开头以“燕语莺啼”引入,勾勒出一幅春日的图景,然而随即转入对离去之人的思念,形成鲜明的对比。诗中通过“笑语”和“愁”交织,表现出内心的矛盾与复杂,既渴望与友人相聚,又无法摆脱离愁。后面的“只道书来无过雁”则以书信寄托思念,体现出诗人对交流的渴望,而“近日无肠断”更是直接表达了内心的痛苦。结尾部分“怕君唤作秋风扇”的意象,传达出对时光流逝和离别的惧怕,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离别的深切思念,传达出一种忧伤而又美好的情感基调,反映了辛弃疾对人生与情感的深刻思考。
诗中的“燕语莺啼”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A. 夏天的宁静
B. 春天的生机
C. 秋天的落叶
D. 冬天的寒冷
诗中提到的“湘泪”代表了什么?
A. 喜悦
B. 离愁
C. 忧伤
D. 愤怒
“怕君唤作秋风扇”中的“秋风”象征着什么?
A. 温暖
B. 离别
C. 幸福
D. 归来
《蝶恋花》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是表达思念之情,但辛弃疾的作品更偏重于对离别的惆怅,而李清照则更加细腻地描绘女子内心的柔情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