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07: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07:05
适远
作者: 陈与义 〔宋代〕
处处非吾土,年年备虏兵。
何妨更适远,未免一伤情。
石岸烟添色,风滩暮有声。
平生五字律,头白不贪名。
这片土地到处都不是我的故乡,每年都要准备应对敌人的侵扰。
何妨再去远方,免得心中更添伤感。
石岸在烟雾中显得更加迷人,风吹过滩涂,傍晚时分传来阵阵声响。
我一生只写过五言律诗,头发已白,却不贪求名利。
作者介绍:陈与义,字公绩,号洙溪,宋代诗人,以咏怀诗著称,风格清新、含蓄,常表达对人生的感悟及对故乡的思念。
创作背景:诗作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现实的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写于他在外漂泊的时光,体现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
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的思乡情怀与对生活的感悟,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首联“处处非吾土,年年备虏兵”开篇即直入主题,表达了作者在异乡对故土的思念及对现实的无奈。随着诗句的展开,作者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也愈加明显,既有对远方的向往,又有对故乡的眷恋,形成了一种复杂的情感交织。
中间的两句“石岸烟添色,风滩暮有声”,运用生动的自然景象加强了情感的渲染,仿佛是在描绘一幅宁静而又略显 melancholic 的画面,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最后两句“平生五字律,头白不贪名”更是体现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强调了个人内心的追求与对生命真谛的反思,显示出一种超然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真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豁达的哲理,给人以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与对名利的淡泊,展现出在历史变迁与个人命运之间的思考,传达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诗词测试:
诗人感到“处处非吾土”是因为:
A. 他在外地游玩
B. 他身处异乡
C. 他在故乡
诗中提到“头白不贪名”,这说明诗人:
A. 追求名利
B. 对名利持淡泊态度
C. 年轻有为
“石岸烟添色,风滩暮有声”描绘的是:
A. 宁静的自然景象
B. 热闹的城市生活
C. 诗人的孤独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