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34: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34:45
阴岩不知晴,路转见朝日。独行修竹尽,石崖千丈碧。
在阴暗的山岩中看不到晴天,转过山路时才看到晨曦。独自走过修竹林,山崖高耸入云,碧绿如洗。
该诗并没有明显的典故引用,但“独行”和“千丈碧”可以引申为诗人对于自然的独特体验和对高远境界的追求。
陈与义(约1040-1115),字庠甫,号澹然,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观为题材,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出山二首》创作于诗人远游或隐居期间,反映了他在自然中思考人生的状态,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深刻体悟。
《出山二首》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山中的景象和诗人的内心感受。首联“阴岩不知晴,路转见朝日”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从阴暗到光明的转变,象征着人生中的希望与重生。转弯的路象征着人生的曲折,最终看到的朝阳则意味着新的开始和美好的未来,给人以鼓舞和力量。
接下来的“独行修竹尽,石崖千丈碧”则描绘了诗人孤独的行走与高耸的自然景观。修竹象征着诗人的高洁品格,而千丈碧则表现了自然的广阔和生命的无尽可能。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既有孤独感,也充满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描绘山中景象,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希望。诗人在孤独中寻求内心的平静,反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诗中“阴岩”指什么?
“路转见朝日”表达了什么意象?
诗中“千丈碧”形容的是哪个自然景象?
答案: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水自然的美丽,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哲理的思考,与《出山二首》在主题和情感基调上有相似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