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出山二首》

时间: 2025-05-06 02:34:45

诗句

阴岩不知晴,路转见朝日。

独行修竹尽,石崖千丈碧。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34:45

原文展示:

阴岩不知晴,路转见朝日。独行修竹尽,石崖千丈碧。

白话文翻译:

在阴暗的山岩中看不到晴天,转过山路时才看到晨曦。独自走过修竹林,山崖高耸入云,碧绿如洗。

注释:

  • 阴岩:指阴暗的山岩,暗示环境的阴沉。
  • 路转见朝日:路转弯时才看到晨光,表现了从阴暗到明亮的变化。
  • 独行:表示诗人独自一人行走,突出孤独感。
  • 修竹:修长的竹子,象征着高洁和坚韧。
  • 千丈碧:形容高耸的山崖和清澈的天空,传达出壮丽的自然景观。

典故解析:

该诗并没有明显的典故引用,但“独行”和“千丈碧”可以引申为诗人对于自然的独特体验和对高远境界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与义(约1040-1115),字庠甫,号澹然,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观为题材,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创作背景:

《出山二首》创作于诗人远游或隐居期间,反映了他在自然中思考人生的状态,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深刻体悟。

诗歌鉴赏:

《出山二首》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山中的景象和诗人的内心感受。首联“阴岩不知晴,路转见朝日”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从阴暗到光明的转变,象征着人生中的希望与重生。转弯的路象征着人生的曲折,最终看到的朝阳则意味着新的开始和美好的未来,给人以鼓舞和力量。

接下来的“独行修竹尽,石崖千丈碧”则描绘了诗人孤独的行走与高耸的自然景观。修竹象征着诗人的高洁品格,而千丈碧则表现了自然的广阔和生命的无尽可能。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既有孤独感,也充满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阴岩不知晴:描述山岩的阴暗,隐喻人生的困境与压抑。
  2. 路转见朝日:转过山路,才看到阳光,象征希望与重生。
  3. 独行修竹尽:独自走过满是修竹的地方,突显孤独与冷静。
  4. 石崖千丈碧:描绘高耸的山崖,表现出自然的宏伟与壮丽。

修辞手法:

  • 对比:阴岩与朝日的对比突显了光明与黑暗的交替。
  • 意象:修竹与石崖的意象相辅相成,表现出生命的坚韧与宏伟。
  • 拟人:山岩似乎不知晴天,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加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山中景象,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希望。诗人在孤独中寻求内心的平静,反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阴岩:象征困境与压抑。
  • 朝日:象征希望与新的开始。
  • 修竹:象征坚韧与高洁。
  • 石崖:象征自然的壮丽与气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阴岩”指什么?

    • A. 晴天
    • B. 阴暗的山岩
    • C. 河流
  2. “路转见朝日”表达了什么意象?

    • A. 迷失
    • B. 希望与重生
    • C. 孤独
  3. 诗中“千丈碧”形容的是哪个自然景象?

    • A. 河流
    • B. 山崖
    • C. 森林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水自然的美丽,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哲理的思考,与《出山二首》在主题和情感基调上有相似之处。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
  • 《陈与义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五杂俎 寄题鹿伯可见一堂 其三 甲午除夜,犹在桂林,念致一弟使虏,今夕当 入崇宁界 咏吴中二灯 其二 万眼罗 灩澦堆 次韵朋元久雨 霜天晓角 寄题林景思雪巢六言三首 鲁如晦郎中挽词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保鲜 拟题 明推暗就 包含嶷的词语有哪些 逐弄 王字旁的字 含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殷恳 大字旁的字 堆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金兔 腹背受敌 头重脚轻根底浅 狭路相逢 骨字旁的字 半信半疑 包含耒的词语有哪些 舟字旁的字 匸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