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万玉亭》

时间: 2025-05-02 14:48:34

诗句

万玉中间作此亭,规模虽小意高深。

稚篁畏日生檐下,老树禁风长绿阴。

不道官中尽汤火,谁知闹里有山林。

公余独在斜阳外,百岁顽身万古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48:34

原文展示

万玉中间作此亭,
规模虽小意高深。
稚篁畏日生檐下,
老树禁风长绿阴。
不道官中尽汤火,
谁知闹里有山林。
公余独在斜阳外,
百岁顽身万古心。

白话文翻译

在万玉的中心建造了这个亭子,
虽然规模不大,但意境深远。
幼嫩的竹子在屋檐下畏惧阳光,
古老的树木抵挡风暴,常年保持绿色的阴影。
人们不知道官场上总是忙忙碌碌,
谁能想到喧闹中还有山林的宁静?
我独自坐在斜阳的外面,
百岁顽固的身体却怀有万古的心。

注释

  • 万玉:指万玉山,寓意风景如画的地方。
  • 稚篁:嫩竹,形象地描绘竹子年轻的状态。
  • 檐下:屋檐下,指亭子遮挡阳光的地方。
  • 禁风:抵挡风的意思,形容老树的稳重。
  • 汤火:指官场中的繁忙与争斗。
  • 公余:指闲暇时间,私下的生活。

典故解析

整首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官中尽汤火”暗示了官场的繁忙与喧嚣,这种景象在许多古代文人的作品中都有表现,如王维的《山居秋暝》中描绘的山林宁静与人世喧嚣的对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与义,字允中,号白石,南宋时期的诗人和文学家。他以清新自然的风格和深邃的思想著称,作品多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万玉亭》创作于陈与义的晚年,反映了他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以及对喧嚣尘世的反思。在官场经历了各种波折后,他选择隐居,表达了对于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万玉亭》是一首描写自然与人生哲理的诗歌,展现了诗人对清幽环境的喜爱和对官场繁忙的反思。诗中“万玉中间作此亭,规模虽小意高深”开篇点出亭子的地理位置及其意境,体现了诗人对环境的细致观察与内心的感受。随后的描写,稚嫩竹子在阳光下的畏惧,老树在风中保持的绿意,都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的状态,象征着生命的不同阶段与坚韧。

“官中尽汤火,谁知闹里有山林”则通过对比,表现了官场的喧嚣与自然的宁静。在繁忙的社会中,常常难以发现那些让人心灵平静的地方,诗人以此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批判与对隐逸生活的推崇。

整首诗不仅在形式上简洁明了,更在内容上深邃丰富,给人以深思的空间。最后一句“百岁顽身万古心”,更是诗人对生命长河的感悟与哲理的总结,表明了他对生命意义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万玉中间作此亭:在万玉山中心建造了这个亭子,设定了诗歌的环境。
  2. 规模虽小意高深:虽然亭子不大,但其蕴含的思想和意境却很深刻。
  3. 稚篁畏日生檐下:年轻的竹子在屋檐下害怕阳光,暗示生命的脆弱。
  4. 老树禁风长绿阴:古老的树木抵挡着风,常年保持阴凉,象征着坚韧与长寿。
  5. 不道官中尽汤火:官场中总是忙碌与争斗。
  6. 谁知闹里有山林:在喧闹的社交中,谁能想到还有宁静的山林?
  7. 公余独在斜阳外:在闲暇时光中,诗人独自坐在夕阳下。
  8. 百岁顽身万古心:虽然身体已老,但内心依旧追求着永恒的思想。

修辞手法

  • 对比:诗歌通过官场的喧嚣与自然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主题。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情感,如“稚篁畏日”使竹子似乎具有了意识。
  • 比喻:通过对亭子的描述,引申出生命与自然的关系。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官场生活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生命意义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人们在自然中寻求的宁静空间。
  • :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成长的希望。
  • 老树:象征着坚韧与稳定。
  • 山林:象征着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安宁。
  • 斜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哲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万玉”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一座大山
    • B. 一片森林
    • C. 一座亭子
    • D. 一处风景
  2. 诗人认为在官场中人们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

    • A. 轻松愉快
    • B. 繁忙而争斗
    • C. 宁静安详
    • D. 无聊乏味
  3. “百岁顽身万古心”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追求?

    • A. 权力
    • B. 财富
    • C. 永恒的思想
    • D. 自然的快乐

答案

  1. D. 一处风景
  2. B. 繁忙而争斗
  3. C. 永恒的思想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的宁静与人世的喧嚣,反映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李白《庐山谣》:在对山水的描写中,表现出对自由的追求与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对于宋代诗歌的全面了解。
  • 《古诗鉴赏词典》:提供古诗的背景与解析。
  • 《陈与义研究》:对诗人及其作品的深入分析。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洞仙歌 中秋 洞仙歌·夏晓 洞仙歌·壬申三月十五日寿鹤亭丈六十 洞仙歌 咏栀子 洞仙歌·千年鹭渚 洞仙歌(游大涤赋) 洞仙歌·黄尘鬓发 洞仙歌 洞仙歌 赋孙明叔水光山色舟 洞仙歌 吴门旧照感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华光 骏伟 引颈而望 挹彼注此 绿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金科玉臬 私结尾的成语 单耳刀的字 曲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走之旁的字 仪表 大错特错 旱苗得雨 糸字旁的字 韭字旁的字 生字旁的字 磊落豪横 故宫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