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3:29: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3:29:43
游練湖题甘露庄壁
—— 汤模〔宋代〕
极目湖光裹,招提万顷田。
庭荒无马迹,木落见炊烟。
今日山林畔,他年香火缘。
烦师沦春茗,为说小乘禅。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湖光山色交融的美丽景象。诗人远眺湖水,眼前是一片万顷的田野。庭院荒凉,马匹的踪迹不见,树木凋落,炊烟袅袅升起。今天在山林边,想起将来可能的香火缘分。烦请师父沏上一壶春茶,聊聊小乘禅的道理。
汤模,字介庵,号思庵,宋代诗人,曾任地方官,热爱山水,诗风清新淡雅。他的诗常以自然景观为题材,富于哲理思考,常有禅意。
这首诗作于游览练湖时,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通过描绘湖光山色,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佛教修行的思索。
《游練湖题甘露庄壁》是一首典型的宋代山水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将眼前的自然景色与内心的感受相结合,展现了一幅美丽而宁静的湖边画面。开篇的“极目湖光裹,招提万顷田”,通过“极目”表明了视野的广阔,湖光与田野交融,仿佛整个自然都为诗人所包容。接下来的“庭荒无马迹,木落见炊烟”则转向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孤独,荒凉的庭院和炊烟的出现让人感受到一种生活的气息,仿佛在提醒诗人,虽身处幽静之地,生活的气息依然存在。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思考与期待,“今日山林畔,他年香火缘”,他在此地感受到与自然的和谐,同时也在思考人生的缘分与佛教的道理。最后一句“烦师沦春茗,为说小乘禅”则是诗人向师父请教的请求,体现了他对修行的向往和对小乘禅的思考。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融入了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和内心世界的深刻认识。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的赞美与对内心修行的思考,诗人在宁静的环境中感悟人生,表达了对佛教哲理的向往与追求。
诗人汤模生活在何代?
诗中提到的“万顷田”主要表现了什么?
诗中“烦师沦春茗”表达了什么?
答案:
与王维的《山中问答》相比,汤模更加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王维则更注重内心的孤寂与对自然的思考。两者都体现了宋代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但风格和情感表达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