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不俗轩耐闲轩颂》

时间: 2025-04-29 15:51:25

诗句

不爱孔方乃不俗,放下利欲是耐闲。

棒打石狮子,论实不论虚。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5:51:25

原文展示

不爱孔方乃不俗,
放下利欲是耐闲。
棒打石狮子,
论实不论虚。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不追求世俗名利和内心安宁的看法。他认为,不爱追求功名利禄而显得不俗,放下对物质的欲望才能真正享受闲适的生活。诗中提到“棒打石狮子”,说明他注重实际而非虚幻的东西。

注释

  • 孔方:指孔子和方士。孔子是儒家代表,方士则指追求长生不老的术士。这里用来比喻世俗名利。
  • 耐闲:意为耐得住清闲,享受内心的宁静。
  • 棒打石狮子:形象化的比喻,意指对虚假的东西进行批判,强调要关注真实的事物。
  • 论实不论虚:强调务实,关注实际而不是空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他擅长诗词,尤其以豪放清丽见长,被誉为“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诗风兼具豪放与细腻,强调个性与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黄庭坚的人生后期,他在此时更加倾向于内心的自由与宁静,反映出他对物质欲望的超然态度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诗中所表现的耐闲理念,正是他在经历了官场的风波后,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黄庭坚的《不俗轩耐闲轩颂》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与思考。通过对孔方的拒绝,诗人传达出一种超脱于世俗名利的态度,强调内心的宁静与满足。在现代社会,物质欲望的泛滥常常让人迷失自我,而诗中的“放下利欲”则提醒我们要学会珍惜生活中的点滴,享受不被外界干扰的闲适时光。

“棒打石狮子”这一句,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对虚幻事物的批判,体现了诗人对实质的追求与关注。这种对虚与实的思考,不仅反映了个人的生活态度,也折射出社会对名利的盲目追求。整首诗以简练而深刻的语言,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哲学,值得后人深思与借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不爱孔方乃不俗:不追求孔子和方士所代表的名利,才能显得不平凡。
  2. 放下利欲是耐闲:放弃对利益的追求,才能享受真正的闲适。
  3. 棒打石狮子:以棒子打击石狮子,象征对虚幻事物的反对。
  4. 论实不论虚:强调重视实际的事情,而不是空谈。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棒打石狮子”比喻对虚幻事物的批判。
  • 对仗:诗句对称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物质欲望的否定,倡导追求内心的宁静与真实的生活,以达到精神上的满足与超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孔方:象征世俗名利与追逐。
  • 耐闲:象征内心的平和与安宁。
  • 石狮子:象征虚幻与无实,诗人对其的打击寓意着对虚荣的反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不爱孔方乃不俗”中“孔方”指代什么?

    • A. 名利
    • B. 诗人
    • C. 自然
    • D. 书法
  2. “放下利欲是耐闲”表达了怎样的生活态度?

    • A. 追求财富
    • B. 珍惜内心的安宁
    • C. 关注名声
    • D. 拒绝社交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黄庭坚与王维的诗歌均强调自然与内心的宁静,但王维更倾向于通过自然景象来表达情感,而黄庭坚则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批判来反思人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黄庭坚诗文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僧房夜坐 閒步 次韵题葆光庵 咏水诗三首 其一 再游南华有祖师衣钵 登郁孤台 五亩园十八题为姚举人作 其十八 横琴室 题脩江王玠西山旧隐图 相见欢 其二 到鄠简王敬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顾千金 素衷 包含想的词语有哪些 片瓦不存 路在人走,事在人为 当时 气消胆夺 向若而叹 应变 三框儿的字 犬字旁的字 包含澡的词语有哪些 面无惭色 四字头的字 口字旁的字 舟字旁的字 腾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