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5:51:26
至乐山中,嘉木之樾。
有人天游,风云为马,鸥鹭为舟。
有诗客李发,字之曰清闲处士。
而蜀有豪士王当,以为盖谢敷之流。
其清也不登市井之陇,其闲也不齅王公之勾。
傲睨万物,逍遥一丘。
身与长松共老,名与北斗俱休。
涪翁曰名之不称实也久矣,吾子何以是为哉。
书潞则失涿,谓鹰则化鸠。
故一以我为马,一以我为牛。
盖有有其实而不受,亦有无其实而固求者也。
常试为吾子道清闲之乎致乎。
水之为物,甚寒而极清。
郁为坚冰,得温而释,遍利诸生。
云之为物,无心而出岫穴。
风休雨息,反一无迹。
我观古人,以是为则。
若夫污泥浊水,与蛙同生,不溷其清。
自操井臼,日耕茺徼,未尝不闲。
惟有道者能藏於天,吾子何处焉。
清闲曰我无所用於世,而从所好。
惟水云与之忘老,何敢以为有道。
涪翁曰舐痔十乘,曹商自优,非君清流。
商财计得白圭,拟国以闲为慝。
虽然同一大梦,达者先觉。
方在蚁垤,忧乐计校也。
世无公孙侨孔仲尼,谁辨梦觉。
亦曰举世溷浊,惟我独清。
万法本闲,而人自扰扰尔。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5:51:26
《清闲处士颂》
作者:黄庭坚
至乐山中,嘉木之樾。
有人天游,风云为马,鸥鹭为舟。
有诗客李发,字之曰清闲处士。
而蜀有豪士王当,以为盖谢敷之流。
其清也不登市井之陇,其闲也不齅王公之勾。
傲睨万物,逍遥一丘。
身与长松共老,名与北斗俱休。
涪翁曰名之不称实也久矣,吾子何以是为哉。
书潞则失涿,谓鹰则化鸠。
故一以我为马,一以我为牛。
盖有有其实而不受,亦有无其实而固求者也。
常试为吾子道清闲之乎致乎。
水之为物,甚寒而极清。
郁为坚冰,得温而释,遍利诸生。
云之为物,无心而出岫穴。
风休雨息,反一无迹。我观古人,以是为则。
若夫污泥浊水,与蛙同生,不溷其清。
自操井臼,日耕茺徼,未尝不闲。
惟有道者能藏於天,吾子何处焉。
清闲曰我无所用於世,而从所好。
惟水云与之忘老,何敢以为有道。
涪翁曰舐痔十乘,曹商自优,非君清流。
商财计得白圭,拟国以闲为慝。
虽然同一大梦,达者先觉。
方在蚁垤,忧乐计校也。
世无公孙侨孔仲尼,谁辨梦觉。
亦曰举世溷浊,惟我独清。
万法本闲,而人自扰扰尔。
在乐山之中,树木茂盛的阴影下,有人自由地游玩,任风云为马,鸥鹭为舟。有位诗人李发,称他为“清闲处士”。而在蜀地,有位豪士王当,把他看作是谢道韫那样的人。他的清雅不去市井之地,他的闲适不与王公之辈攀附。他傲然俯视万物,悠然自得于一丘之上。与长松共同衰老,与北斗同享荣休。涪翁说他这个名字久已不称其实,问你为何如此。你说书法失去了涿郡的风范,提到鹰却化作了鸠。所以一方面我被视为马,一方面被视为牛。因为有的人虽有实质却不被接受,也有的人虽无实质却固执地追求。常常试图为你讲述清闲的道理。水的性质,虽寒却极其清澈;它在严寒中化为冰,得到温暖后又流遍四方,惠及万生。云的性质,无心而自出山洞,风停雨歇,留下无影无踪。我观察古人,以此为法则。至于污泥浊水,与蛙同生,却并不混淆其清澈。自己操持井臼,每日耕作,未尝不闲。唯有真正有道之人能够藏身于天地之间,你又在何处呢?清闲说我无所用在世,而随从自己的爱好。唯有水与云可以忘却衰老,怎么敢说有道呢?涪翁说舐痔十乘,曹商自优,非君子清流。商财计得白圭,图国以闲为恶。虽然大家同在一个大梦中,但觉悟者先行。正如蚂蚁窝,忧乐也是相互计算的。世上没有公孙侨和孔仲尼,谁来分辨梦中觉悟。也可以说举世皆污浊,唯我独清。万法本质是清闲,而人却自我扰乱。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北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写山水田园诗,作品常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清闲处士颂》创作于黄庭坚对隐士生活的思考和感悟中,反映了他对世俗的超脱以及对清闲生活的追求。诗中通过对水、云等自然元素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由、闲适的向往。
《清闲处士颂》是一首描绘隐士生活,探讨清闲与世俗关系的诗作。诗的开头以乐山和树木的景象引入,营造出一种宁静、美好的环境,暗示隐士的悠然自得。接着,诗人提到李发和王当,通过对比,彰显清闲处士的高洁和超然,表明他脱离了世俗的纷扰,不受世人的眼光所累。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水和云的特性,进一步阐释了清闲的内涵:水虽寒而清,云无心而出,体现了自然与人心的和谐。
在诗的后半部分,黄庭坚用“万法本闲”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强调一切事物的本质是清闲,然而人类却常常陷入自我制造的扰乱之中。这种对比不仅展示了诗人对清闲的追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对世俗生活的批判。
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黄庭坚在此诗中呈现了他对隐士生活的理想和对清闲的理解,给人们以深思,引导读者反思自我与世界的关系。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探索隐士生活的理想,表现对清闲的追求与对世俗纷扰的超脱。通过对自然的描绘,黄庭坚展示了清闲的本质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启示,强调人应回归自然,寻找内心的宁静。
下列哪一句最能体现隐士的高洁与超然?
A. 身与长松共老
B. 风休雨息,反一无迹
C. 万法本闲,而人自扰扰尔
“水之为物,甚寒而极清”中,水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自由与清澈
C. 世俗纷扰
诗中提到的“涪翁”是指?
A. 一位隐士
B. 黄庭坚的朋友或老师
C. 诗中的自然元素
答案:1.A 2.B 3.B
可以将黄庭坚的《清闲处士颂》与王维的《山居秋暝》进行对比,分析两位诗人在清闲与自然中的不同表达方式。王维的诗更加注重静谧的自然与内心的宁静,而黄庭坚则通过对比与哲理探讨更为深刻的清闲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