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28: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28:17
满庭芳 次筠邻主人咏絮原韵
作者: 顾太清 〔清代〕
倦绣停针,摊书小卧,流莺恰恰殷勤。
东风帘幕,春老饯花魂。
最是韶光难系,渺茫茫来去无痕。
无端底,风前弱絮,也会自纷纷。
颠狂飞不定,恼人情绪,暗度朝昏。
惹秋千红索,风月柴门。
零乱沾茵落溷,无凭准勾起愁根。
天涯路,千团晴雪,飘舞过邻园。
倦怠的绣针停下,摊开书本小憩,流莺恰如其分地歌唱。
东风吹拂着帘幕,春天的气息寄托着花的灵魂。
最让人感叹的,是青春光阴难以留下,飘渺无踪的来去如同无痕。
无缘无故,风中轻柔的絮儿,也会随风纷飞。
它在空中颠狂飞舞,令人心烦,悄然度过朝夕。
引得秋千上的红绳,摇曳在风月之下。
零零散散的花瓣沾满了草地,无凭无据地勾起心中的愁绪。
天涯路上,千团如雪的花瓣,飘舞着越过邻家的园子。
作者介绍: 顾太清,清代词人,以清丽的词风著称。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深刻观察。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在一个春天的午后写成,作者借春天的景象表达对青春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满庭芳》展现了清代诗人顾太清对春天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词的开头,作者通过“倦绣停针,摊书小卧”,描绘出一种慵懒的状态,反映了对生活琐事的消极态度。在春风的吹拂下,流莺的歌声恰到好处,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的美好。
随着词句的推进,诗人表达了对韶华易逝的无奈和对生活的感慨,“最是韶光难系”,深刻反映出对于时间流逝的无力感。随后的“无端底,风前弱絮,也会自纷纷”,则通过风中的絮儿来隐喻青春的无常与纷乱,表现出一种难以把握的迷茫。
整首词在描绘春天美好景象的同时,潜藏着对生活、时间及情感的深刻思考,令人深感共鸣。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流莺”象征什么?
“韶光难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