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满庭芳 其二 自述》

时间: 2025-07-30 06:25:16

诗句

桥庵野夫。

文章本少,事业全无。

半生苦被虚名误。

早乞微躯。

纳印绶、辞归里闾,买田园、教绕村居。

忘形处。

麻衣草屦。

放浪狎樵渔。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06:25:16

原文展示

桥庵野夫。文章本少,事业全无。半生苦被虚名误。早乞微躯。纳印绶辞归里闾,买田园教绕村居。忘形处。麻衣草屦。放浪狎樵渔。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是一位隐居于桥庵的乡野夫子,原本才华不多,事业也没有。半生以来,我一直被虚名所误,早已向往归隐田园的生活。于是我辞去官职,返回故乡,买下田地,在村庄里安居。忘却了世俗的束缚,穿着麻衣草鞋,过着放浪的生活,亲近樵夫与渔者。

注释

  • 桥庵:指代隐居的地方,象征淡泊名利的生活。
  • 野夫:乡村的隐士,这里表达了作者的身份。
  • 虚名:空洞的名声,形容作者对名利的失望。
  • 微躯:指微薄的身体,表示对归隐生活的渴望。
  • 印绶:官印和绶带,象征官职与权力。
  • 田园:田地和农庄,象征宁静的生活。
  • 麻衣草屦:形容简朴的衣着和鞋子,体现出对物质的无所追求。
  • 放浪狎樵渔:放浪形骸,亲近樵夫和渔夫,表达对自然的向往及对世俗的超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昌祺是明代的一位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期。他以淡泊明志、追求自由的生活态度著称,常以田园诗为主要创作方向,表达对官场的厌倦和对自然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李昌祺对人生的深刻反思之时,反映了他对仕途失望的心情和对理想田园生活的渴望。明代正值政治腐败,许多知识分子纷纷选择归隐,以实现内心的安宁。

诗歌鉴赏

《满庭芳 其二 自述》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我身份的反思与对世俗生活的超脱。作者以“桥庵野夫”自称,直接表明自己的隐居身份,给人一种远离尘嚣的印象。整首诗在结构上看似松散,实则层层递进,描绘了诗人从虚名误入歧途到最终归隐田园的心路历程。

李昌祺在诗中表现出的对名利的冷淡与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体现了他追求自由的精神。尤其是“早乞微躯”一语,表现了他对归隐生活的迫切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诗中反复提到的“麻衣草屦”,则是对简朴生活的向往,象征着他对物质的无所追求。

此外,诗人通过“放浪狎樵渔”展现出对自然的亲近与对生活的洒脱。樵夫与渔者代表了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与诗人所追求的理想生活相呼应。整首诗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情感,也折射出明代士人对社会的抗拒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具有较强的时代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桥庵野夫:自称隐士,表明远离世俗的生存状态。
  2. 文章本少,事业全无:表明自己才华不多,却无所作为,体现自谦。
  3. 半生苦被虚名误:反映人生经历的苦涩,虚名的诱惑使其迷失。
  4. 早乞微躯:渴望归隐,放弃官职,追求简单生活。
  5. 纳印绶辞归里闾:辞去官职,返回故乡,寻找内心的宁静。
  6. 买田园教绕村居:购买田地,安居于村,体现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7. 忘形处:忘却世俗的牵绊,回归本真。
  8. 麻衣草屦:穿着简单,象征对物质的无所追求。
  9. 放浪狎樵渔:放荡自如,亲近自然,展现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

修辞手法

  • 对偶:如“麻衣草屦”,形成鲜明对比,突显简朴生活。
  • 排比:如“樵渔”的并列,表现诗人向往自由生活的愿望。
  • 比喻:用“虚名”比喻人生中的空虚。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李昌祺对官场的失望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他追求精神自由与宁静的心态,展现了明代士人的情怀与理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桥庵:象征隐居与内心的平静。
  • 虚名:象征世俗的诱惑与困扰。
  • 田园:象征理想的生活方式与心灵的归属。
  • 麻衣草屦:体现了简朴与自然的生活态度。
  • 樵渔:代表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反映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昌祺自称为哪种身份?

    • A. 官员
    • B. 野夫
    • C. 商人
    • D. 学者
  2. 诗中“早乞微躯”是什么意思?

    • A. 渴望权力
    • B. 追求名声
    • C. 渴望归隐
    • D. 忧虑前程
  3. 诗人通过“放浪狎樵渔”表达了什么?

    • A. 对自然的向往
    • B. 对权力的追求
    • C. 对官场的留恋
    • D. 对财富的渴求

答案

  1. B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归园田居》:陶渊明的作品,表达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 《饮酒》:陶渊明的另一首诗,反映隐逸生活的理想。

诗词对比

李昌祺《满庭芳 其二 自述》与陶渊明《归园田居》对比

两者都有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官场的厌弃,李昌祺的作品更强调自我身份和反思,而陶渊明则更侧重于对自然的描绘和内心的宁静。两者的风格虽有不同,但都体现了士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李昌祺研究》
  • 《田园诗的传统与创新》
  • 《李昌祺作品选读》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十八日上寿退赐坐十九日贡院锡宴二十一日紫 宇文泸州挽诗 其二 送从子令宪西归 二月十九日席上赋四首 次韵黄侍郎沧江海棠六绝 清平乐(即席和李参政壁白笑花) 元夕卜油溪故事 南乡子(上元马上口占呈应提刑懋之) 浣溪沙(李参政壁赋浣溪沙三首再次韵谢之) 后殿侍立三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靣字旁的字 良时美景 木字旁的字 碳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汪洋恣肆 胆汁 言无枝叶 顽钝固执 夕字旁的字 秋残 包含划的词语有哪些 躩步 蛮利 氏字旁的字 而字旁的字 兄友弟恭 巾国英雄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