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同皇甫侍御题荐福寺一公房》

时间: 2025-04-25 04:29:43

诗句

虚室独焚香,林空静磬长。

闲窥数竿竹,老在一绳床。

啜茗翻真偈,然灯继夕阳。

人归远相送,步履出回廊。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4:29:43

原文展示:

虚室独焚香,林空静磬长。
闲窥数竿竹,老在一绳床。
啜茗翻真偈,然灯继夕阳。
人归远相送,步履出回廊。

白话文翻译:

在空旷的房间里独自焚香,树林里静谧,悠长的磬声回荡。
闲暇时我瞥见几竿竹子,老者正坐在一条绳床上。
品茗时翻阅着真言,灯光照耀着夕阳的余晖。
人们归去时远远相送,我缓缓走出回廊。

注释:

  • 虚室:空旷的房间,表示一种清静的环境。
  • 焚香:点燃香火,通常用于净化环境或修身养性。
  • 静磬:安静的磬声,磬是一种打击乐器,常用于寺庙。
  • 闲窥:悠闲地观看。
  • 竿竹:竹子,象征高洁和坚韧。
  • 绳床:用绳子编制的床,简单而传统。
  • 啜茗:品茶,表示一种生活的闲适。
  • 真偈:真实的佛教经文。
  • 然灯:点亮的灯,象征光明与智慧。
  • 夕阳:落日,象征时间的流逝。
  • 回廊:回廊是寺庙中的走廊,充满了古朴的气息。

典故解析:

此诗涉及到的典故主要是佛教文化和修身养性的理念。诗中提到的“焚香”、“真偈”均为佛教修行的常见元素,反映了作者对内心平静和精神追求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嘉祐,唐代诗人,以其精炼的诗句和对自然、佛教思想的感悟而闻名。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具有浓厚的哲理性。

创作背景:

《同皇甫侍御题荐福寺一公房》创作于唐代,正值佛教文化在中国盛行的时期。李嘉祐可能是在荐福寺游历时,受到环境的启发,写下了此诗,表达了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幽的环境和简约的生活为背景,展现了诗人追求内心宁静的心境。开篇的“虚室独焚香”便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的空间,仿佛立刻感受到那种孤独而又平和的氛围。接下来的“林空静磬长”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宁静,林间的磬声悠扬,充满了禅意。

“闲窥数竿竹,老在一绳床”描绘了一幅悠然自得的画面,老者的形象似乎象征着智慧和淡泊,诗人在此刻与自然合一,达到了一种心灵的宁静。品茶、读经的过程也暗示着一种修行的生活,正如“啜茗翻真偈”所表达的那样,品味生活中的平淡与深刻。

最后,随着“人归远相送,步履出回廊”,诗人以一种淡淡的惆怅结束,似乎在诉说时间的流逝与世事的无常,给人一种既温暖又略带伤感的情绪。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具有深刻的哲理和丰富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虚室独焚香:描写了一个空旷的空间,诗人独自点燃香火,营造出一种孤独而清净的氛围。
  2. 林空静磬长:树林寂静,磬声悠长,进一步渲染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3. 闲窥数竿竹:诗人悠闲地观察几竿竹子,传达出一种与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
  4. 老在一绳床:老者静坐,象征智慧和内心的平和。
  5. 啜茗翻真偈:品茶时翻阅佛教经文,表现出一种修身养性的生活方式。
  6. 然灯继夕阳:点亮的灯光与夕阳相映,寓意着智慧和光明的延续。
  7. 人归远相送:朋友们离去时远远相送,表现出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8. 步履出回廊:诗人缓步走出回廊,暗示着对过往时光的沉思与告别。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焚香”象征内心的修行与平和。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增强了韵律感。
  • 意象:竹子、老者、灯光等意象丰富,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主题思想:

诗歌主要反映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内心修行的追求,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虚室:象征内心的空灵与清净。
  2. 焚香:代表修行与精神的升华。
  3. 竹子:象征高洁与坚韧。
  4. 老者:智慧的象征,体现内心的宁静。
  5. 夕阳: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虚室”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热闹的环境
    B. 清净的空间
    C. 复杂的人际关系
    D. 繁忙的生活

  2. “啜茗翻真偈”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态度? A. 对物质的追求
    B. 对内心修行的重视
    C. 对世俗的厌倦
    D. 对权力的向往

  3. 诗中提到的“老在一绳床”主要象征什么? A. 年轻与活力
    B. 时间的流逝与智慧
    C. 物质的贫乏
    D. 社会的繁华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可以将李嘉祐的这首诗与王维的《鹿柴》进行对比。两者都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王维更多地侧重于自然景观的描写,而李嘉祐则更注重内心的修行与哲理的探讨。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李嘉祐诗集》

相关查询

山居杂诗九十首 宫词三十三首 其二十二 赋陈嘉谟东西轩二首 新岁雪示儿辈二首 山居杂诗九十首 临碣石 玉楼春 松隐坐上寄钱大参 美女篇 赋郭步帅归耕堂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尽心竭力 在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枝附叶连 疋字旁的字 无结尾的成语 臼字旁的字 羊字旁的字 灵榇 残租 匹练飞空 裕固族 含宫咀征 提土旁的字 鼓字旁的字 傻里巴机 路叟之忧 傲上矜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