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挽大年法师》

时间: 2025-05-07 07:10:44

诗句

影堂灯永夜,想像似安禅。

授法两三子,深心十二年。

矮松方挂月,新塔已生烟。

气结更何语,徒为叹逝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10:44

原文展示:

影堂灯永夜,想像似安禅。
授法两三子,深心十二年。
矮松方挂月,新塔已生烟。
气结更何语,徒为叹逝川。

白话文翻译:

在幽暗的法堂里,灯火照耀着漫漫长夜,回忆起师父安静禅坐的模样。师父曾向两三个弟子传授佛法,倾注了十二年的深厚心血。矮松树下,月亮高挂,新的佛塔已冒出烟雾。心中郁结无以言表,只能徒然叹息时光的流逝。

注释:

  • 影堂:指寺院的法堂,影子笼罩,暗示环境的幽暗。
  • 安禅:安静地修禅,指一种修行状态。
  • 授法:传授佛法。
  • 深心:深情厚意,形容对佛法的用心。
  • 矮松:矮小的松树,象征坚韧和长寿。
  • 新塔:新建的佛塔,象征佛教的传播和延续。
  • 气结:形容心中郁结、难以言说的情感。

典故解析:

此诗中提到的“安禅”可追溯到佛教修行的传统,强调内心的宁静与思考。诗中提及的“新塔”则体现了对已故法师的纪念,象征着法师的教诲和影响在后辈弟子心中留下的痕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冰如源,明代诗人,字景适,号白石,生于明代中期。他的诗歌常反映出对佛教文化的深厚理解与个人的感悟,风格清新脱俗,常以简练的语言表达深邃的情感。

创作背景:

《挽大年法师》是为了悼念一位佛教法师而作,表达了诗人对法师的敬仰与追思。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佛教受到不少文人的推崇,诗人利用诗歌形式来寄托自己的哀思和对佛法的思考。

诗歌鉴赏:

《挽大年法师》通过对法堂夜景的描绘,开篇便营造出一种沉重而幽静的氛围。诗中灯火的永夜象征着对已故法师的哀悼,给人以深刻的孤寂感。接着,诗人回忆起法师传授佛法的情景,不禁让人感受到那份深厚的情感与岁月的流逝。特别是“深心十二年”,更是将法师对弟子的教导与关怀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后面的意象中,矮松挂月和新塔生烟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矮松代表着坚韧与永恒,而新塔则象征着法师教义的延续与传承。最后一句“气结更何语,徒为叹逝川”更是将诗人的感慨推向高潮,表达了对无常人生的深切感悟,令人感慨不已。这首诗不仅是一篇悼词,更是对生命、时间与信仰的深刻思索,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哲理与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影堂灯永夜:法堂中的灯光照亮了漫长的夜晚,暗示悲痛与孤独。
  2. 想像似安禅:回忆起师父安静修禅的样子,表达对师父的怀念。
  3. 授法两三子:法师曾向几位弟子传授佛法,显示出师父的谆谆教导。
  4. 深心十二年:法师倾注了十二年的心血在传法上,体现出他对佛法的热忱与执着。
  5. 矮松方挂月:矮松树下的月亮高悬,象征着清冷与坚韧。
  6. 新塔已生烟:新建的佛塔已经冒出烟雾,象征着法师的教诲正在延续。
  7. 气结更何语:心中忧伤难以言表,情感压抑无处宣泄。
  8. 徒为叹逝川:空有叹息,感慨时间的流逝,表达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矮松”与“新塔”的对比,形成鲜明的视觉效果。
  • 比喻:将法堂、灯光、月亮等意象与情感结合,增添了诗的层次感。
  • 拟人:将“新塔生烟”赋予了生命的象征,表现出法师教义的延续。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一位佛教法师的深切怀念及对生命流逝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佛法的敬仰和对师徒情谊的珍视。在哀悼的同时,诗人也在思考人生的无常,展现出一种哲学深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影堂:象征着静谧与孤独。
  • 灯火:象征希望与思念。
  • 矮松:代表坚韧与长寿。
  • 新塔:象征传承与纪念。

这些意象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表现了对佛教教义的深厚理解与对生命的深刻感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影堂”指的是什么地方?

    • A. 寺庙的法堂
    • B. 书房
    • C. 花园
    • D. 书店
  2. 诗中“深心十二年”指的是什么?

    • A. 法师传授佛法的时间
    • B. 诗人对法师的思念
    • C. 写诗的时间
    • D. 生活的岁月
  3. “新塔已生烟”象征着什么?

    • A. 生活的烦恼
    • B. 法师教义的延续
    • C. 战争的结束
    • D. 自然的变化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题西林壁》——苏轼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 《挽大年法师》与《夜泊牛渚怀古》:两首诗都体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但《挽大年法师》更侧重于对佛教法师的哀悼,而《夜泊牛渚怀古》则侧重于历史英雄的怀念。两者都通过自然意象传达哲理,展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作者:李某某
  • 《明代诗人研究》——作者:王某某
  • 《佛教文化与文学》——作者:张某某

以上资料可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诗词的背景与内涵。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教授方君孺人刘氏哀诗二首 释老六言十首 赠建阳医士杨椿老二首 纪游十首 别张粹一首 咏史二首 挽游勉之侍郎二首 目痛一月未愈自和前九首 书第二考 出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鼓字旁的字 楚楚动人 恶人先告状 楚楚可人 侍疾 足字旁的字 翻正 农亩 包含仪的词语有哪些 托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悬念 诗朋酒侪 麦字旁的字 咬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匸字旁的字 皿字底的字 军令如山 责躬省过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