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0:49: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0:49:12
淳熙稽古再明禋,
制作规模汶上新。
未植羽旄朝万国,
首将玉币荐三神。
灵车欲下天先雨,
御幄虚张帝在茵。
熙事告成中外贺,
与民同乐霈恩均。
在淳熙年间,追溯古制再度明朗,
在汶上制作的规模焕然一新。
尚未建立羽旄以朝拜万国,
首将玉币奉献给三位神明。
灵车即将启程,天上却先下起了雨,
御幄虚张,皇帝坐在华丽的垫子上。
盛大的盛事圆满完成,四方皆来庆贺,
与民同乐,普降恩惠。
诗中提到的“玉币”和“羽旄”均是古代礼仪的象征,反映出对祖先典礼的尊重。同时,“灵车”和“御幄”也体现了皇权的威严和庄重的仪式感,展示了国家大典的隆重氛围。
作者介绍:文天祥,字伯庸,号孟宇,南宋末年著名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以忠贞不屈的精神和高尚的情操而闻名,特别是在国家危难之际,他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积极参与抗元斗争。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淳熙年间,正值国家庆典之际,文天祥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古礼的追溯和对国家兴旺的期盼,体现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明堂庆成诗》不仅是对当时国家盛典的记录,更是文天祥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诗中描绘了盛典的盛况及其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开头几句提到的“淳熙稽古”,显示了对古代礼仪的重视,强调了文化的延续性。而“制作规模汶上新”则表明在传承中的创新与发展,显示出宋代文化的繁荣与进步。
在盛典的描绘中,诗人通过“未植羽旄朝万国”体现了国家与外邦的关系,象征着国家的开放与包容。接下来的“灵车欲下天先雨”,则以自然现象暗示了此刻的庄重与神圣,形成了诗歌的情感高潮。
最后两句“熙事告成中外贺,与民同乐霈恩均”,表现了国家兴盛带给百姓的福祉,展现出诗人对民众的深情厚谊,表现了他作为一个政治家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淳熙稽古再明禋”中的“淳熙”指的是哪个朝代?
“未植羽旄朝万国”中,羽旄的作用是什么?
“与民同乐霈恩均”表达了什么思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