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11: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11:23
原文展示:
游冲虚观 蔡襄 〔宋代〕
真人玉骨轻,御气升瑶台。 俯首视下方,万落腥尘埃。 香火久寂寞,山川空徘徊。 旧树络青蔓,虚坛生紫苔。 宴坐白昼永,长吟清风来。 飞花乱棋子,游蜂依酒杯。 嘉月当醉饮,上客诚珍才。 神仙那可冀,金鼎何时开。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一位真人轻盈如玉,驾驭着气流升上瑶台。 低头看向人间,到处是腥臭的尘埃。 香火已久无人问津,山川空自徘徊。 古老的树木上缠绕着青藤,空荡的祭坛上长满了紫苔。 坐在宴席上,白昼显得格外漫长,长吟伴随着清风而来。 飞舞的花瓣像乱了的棋子,游蜂依附在酒杯旁。 美好的月份应当尽情醉饮,贵客确实珍贵。 神仙之事难以期待,炼丹的金鼎何时能开启。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襄(1012-1067),字君谟,北宋文学家、书法家。他的诗文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此诗描绘了作者游历道观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尘世的厌倦和对仙境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蔡襄游历某道教圣地时,通过对道观的描写,抒发了对尘世的厌倦和对仙境的向往,反映了当时文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普遍心态。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道观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尘世的厌倦和对仙境的向往。诗中“真人玉骨轻,御气升瑶台”描绘了真人的超凡脱俗,而“俯首视下方,万落腥尘埃”则对比了仙境与尘世的差异。诗中的意象如“旧树络青蔓,虚坛生紫苔”增添了道观的古老与静谧,而“飞花乱棋子,游蜂依酒杯”则以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宴会的场景。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道观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道观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尘世的厌倦和对仙境的向往,反映了当时文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普遍心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瑶台”象征着什么? A. 尘世 B. 仙境 C. 道观 D. 山川
诗中哪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尘世的厌倦? A. 真人玉骨轻,御气升瑶台。 B. 俯首视下方,万落腥尘埃。 C. 香火久寂寞,山川空徘徊。 D. 旧树络青蔓,虚坛生紫苔。
诗中的“金鼎”指的是什么? A. 炼丹用的鼎 B. 烹饪用的鼎 C. 祭祀用的鼎 D. 装饰用的鼎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