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26: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26:32
夜雨病中 蔡襄 〔宋代〕
久雨曾无度,阳和渐向阑。 杂香生众木,浓翠入孤峦。 漏缓宵仍静,灯微晓更寒。 芳时犹卧病,何日出城看。
长时间的雨没有停歇,春天的温暖渐渐消退。 各种香气从众多树木中散发出来,浓郁的绿色融入孤独的山峦。 夜深了,时间似乎走得更慢,夜晚依然宁静,灯光微弱,黎明更加寒冷。 在这样的美好时节,我却因病卧床,不知何时才能出城观赏。
作者介绍:蔡襄(1012-1067),字君谟,北宋文学家、书法家,与苏轼、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他的诗风格清新,多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久雨之后的春夜病中的感受。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因病不能外出欣赏春光的遗憾和无奈。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夜的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感受。首联“久雨曾无度,阳和渐向阑”点明了时间背景,长时间的雨使得春天的温暖气息逐渐消退,营造出一种沉闷的氛围。颔联“杂香生众木,浓翠入孤峦”则通过嗅觉和视觉的描写,展现了春夜的生机与宁静。颈联“漏缓宵仍静,灯微晓更寒”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细腻刻画,加深了夜晚的静谧和寒冷。尾联“芳时犹卧病,何日出城看”则表达了诗人因病不能外出欣赏春光的遗憾,情感真挚动人。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春夜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因病不能外出欣赏春光的遗憾和无奈,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阳和渐向阑”中的“阳和”指的是什么? A. 阳光 B. 春天的温暖气息 C. 和谐的气氛 D. 温暖的天气
诗中“杂香生众木”中的“众木”指的是什么? A. 众多的树木 B. 众多的花朵 C. 众多的草 D. 众多的山
诗中“芳时犹卧病”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悲伤 C. 遗憾 D. 无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