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鹂》

时间: 2025-05-02 12:12:41

诗句

不是流莺独占春,林间彩翠四时新。

应知拟上屏风画,偏坐横枝亦向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12:41

原文展示:

《鹂》
作者: 司空图 〔唐代〕
不是流莺独占春,
林间彩翠四时新。
应知拟上屏风画,
偏坐横枝亦向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描绘,不仅仅是流莺独自享有春天的美好,实际上在林间的色彩和绿意中,四季都展现出新生的景象。作者认为,画家应该知道,若要在屏风上作画,偏偏坐在横枝上的鸟儿也是引人注目的。

注释:

  • 流莺:一种歌唱优美的鸟,常被视为春天的象征。
  • 彩翠:指色彩斑斓、绿意盎然的景象。
  • 屏风:古代的装饰性隔断,常用来展示画作。

典故解析:

“流莺”是古诗中常见的意象,象征春天的到来和生命的活力。诗中提到的“屏风画”则暗示着传统文化中艺术创作的审美情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空图,字景春,号浮丘,唐代诗人,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其作品多展现出自然的美感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以清新婉约的风格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艺术创作的思考。

诗歌鉴赏:

《鹂》是一首描写春天美景的诗作,诗人通过流莺与林间的景色,展示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第一句“不是流莺独占春”强调了流莺并不是春天唯一的代表,林间的其他美好景象同样重要,传达出一种对自然的全面观察和深刻理解。这种对比使得诗的意境更加丰富,表现出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珍视。

接下来的“林间彩翠四时新”则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彩翠的景象不仅是春天的特征,也隐含了四季轮回的美好,表现出诗人对万物生长的欣赏。诗的最后两句“应知拟上屏风画,偏坐横枝亦向人”则寓意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思考,认为自然中的每一处细节都值得被描绘和赞美,甚至是那些不被注意的角落。

整首诗运用了生动的比喻与优美的意象,既展示了自然的美丽,也反映了诗人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美的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不是流莺独占春:流莺并不是春天唯一的象征,暗示春天的美好是多元的。
  2. 林间彩翠四时新:林中的色彩和生机,四季都呈现出新的面貌。
  3. 应知拟上屏风画:画家应该知道,想要在屏风上作画。
  4. 偏坐横枝亦向人:即使是在横枝上栖息的鸟儿,也能吸引人的目光。

修辞手法:

  • 对比:流莺与其他自然景象的对比,突出春天的多样性。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艺术创作相联系,表现出自然的艺术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赞美自然的美好与生命的活力,同时也表达了艺术创作中应关注自然多样性的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流莺:象征春天的代表,喻示着生命的美好。
  • 彩翠:代表自然界的生机和活力。
  • 屏风:象征艺术创作与表达的舞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流莺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夏天
    B. 秋天
    C. 春天

  2. “林间彩翠四时新”中“彩翠”指的是什么? A. 颜色和生机
    B. 花香
    C. 风景

  3. 诗中提到的“屏风”主要用来表示什么? A. 隔断空间
    B. 艺术创作
    C. 居室装饰

答案:

  1. C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孟浩然)
  •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诗词对比:

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相比,司空图的《鹂》更注重对自然生机的细腻描绘,而白居易则通过草原的景象表达对离别的感慨。两首诗虽然主题不同,但都展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的深刻观察和感受。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司空图的生平与作品分析

相关查询

送王德和赴调改秩 岩泉道中 秋日杂咏六首 圣政更新诏书正告讦之罪因得小诗十首 重午斋宿读蔡迨文编以酒馈之 栽梅 郑宋用前韵见示因亦和答四首 点绛唇(十月桃花) 八冬苦雨祷晴幸应刘若讷惠诗为贺因次其韵 寄梁士衡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淋漓透彻 包含典的词语有哪些 抒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舌底澜翻 人字头的字 臣字旁的字 万物一府 貝字旁的字 遗勇 魔方 龙津女 舟字旁的字 赴火蹈刃 轻脚轻手 翟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单耳刀的字 郢客 钳钳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