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32: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2:53
金缕曲 九日
庄盘珠 〔清代〕
待觅秋踪迹。问疏花可还记与,蝶儿相识。一例西风无今古,吹尽年年过客,有几个龙山暇日。休道昔人悲叹事,算人间悲叹何时毕。丝雨细,晓烟湿。明朝乱叶阶前积。被顽冬催秋早去,欲留不得。客去山灵应笑也,此辈登高痴极。著得破几双游屐。酒不断愁愁断酒,听哀鸿叫月三更白。檐铁骤,晓霜急。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寻觅秋天的踪影,问那稀疏的花儿是否还记得与蝴蝶的往事。西风吹来,似乎无论古今,都带走了每年的过客。又有几个在龙山的悠闲日子呢?不必提及那些古人的悲叹,何时才是人间悲叹的尽头呢?细细的雨,清晨的烟雾湿润了大地。明天的纷乱落叶将在阶前积成一片。秋天被严冬催促得早早离去,想要留住却无能为力。客人离去,山中的灵气也该笑了,这些登高的人真是痴迷。只留下几双破旧的鞋履。酒杯不停地倒,愁绪又因酒而断。听那凄凉的鸿雁在月下哀鸣,已是三更时分,铁檐上积着急促的晨霜。
作者介绍:庄盘珠,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九月重阳节前后,正值秋天,诗人借景抒情,表达对秋天的感慨以及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金缕曲 九日》是一首充满秋意的词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人生苦短的感慨。开篇的“待觅秋踪迹”,便引发读者对秋天的遐想,紧接着诗人通过问花和蝶的相识,暗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密切联系。西风无古今的描写更是体现了时间的无情,年年往复,过客匆匆,令人感到一种淡淡的忧伤。
在对秋天的描绘中,诗人运用了“丝雨细,晓烟湿”的意象,让人感受到秋日清晨的宁静与湿润。随着诗情的发展,诗人对“顽冬”催促秋早去的无奈感情愈加显露,表明了对失去的珍惜和对自然循环的无力感。在“客去山灵应笑也,此辈登高痴极”的反思中,诗人似乎在警醒人们不要沉迷于登高,而应珍惜当下的时光。
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的敏锐观察,也有对人生的哲理思考。最后几句以“酒不断愁愁断酒”结尾,形成了一个情感上的闭合,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秋天的感慨、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强调了珍惜当下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问稀疏的花儿是否还记得与谁相识?
A. 蝶儿
B. 蜜蜂
C. 小鸟
D. 朋友
“丝雨细,晓烟湿”主要描绘了什么?
A. 秋天的景象
B. 春天的气息
C. 夏天的炎热
D. 冬天的寒冷
诗中提到的“游屐”指的是什么?
A. 船
B. 鞋
C. 帽子
D. 衣服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