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3:20: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3:20:41
金缕曲 蜻蜓
作者: 庄盘珠 〔清代〕
红藕香残早。独飘然飞来亭馆,无人秋悄。
纤雨垂垂痴呆久,向立荒蒲池沼。似也有幽怀愁抱。
断岸暝烟刚做冷,恋斜阳无奈停枯蓼。
红影挂,水心小。回思炎夏天初晓。
喜湖边晴波空阔,一竿袅袅。
乱织几番闲庭院,闹雨前头先到。
又各处远萦低绕。怪底著惊惊不定,
触帘旌响惹阶前草。疑堕叶,被风扫。
全诗翻译
红色的藕香已经淡去。蜻蜓孤独地飞来亭馆,周围寂静,秋意悄然降临。
细雨绵绵,仿佛痴呆了很久,停驻在荒废的蒲池沼泽上,似乎也带着一丝幽怨。
断崖边的烟雾刚刚变得寒冷,恋恋不舍于斜阳之下,停留在枯萎的蓼草旁。
红色的影子挂在水心上,显得很渺小。回忆起炎夏天初的清晨。
高兴的是湖边的晴波空旷,一根竹竿轻轻摇曳。
在庭院里,经过几番的乱织,雨前的喧闹先到。
远处的低垂还在缠绕,奇怪的是怎么会惊动得如此不定,
撞击帘子的旌旗声,惹得阶前的草丛也为之颤动。
疑似落叶,被风轻轻扫走。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红藕”的意象,与古人对荷花的喜爱有关,荷花常被视为高洁的象征。同时“斜阳”则常常用来表达时光流逝的感慨。
作者介绍
庄盘珠,清代诗人,擅长词作,作品多表现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其词风细腻,常以小景寓大情,具有独特的个人风格。
创作背景
本词作于清代,正值文人雅士追求自然与情感相结合的时期,诗人借助蜻蜓与自然景物,表达对往昔时光的怀念与对当下情感的感慨。
此词描绘了蜻蜓在秋日湖边的孤独景象,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幽静与个人内心的愁苦。开篇的“红藕香残早”便引入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似乎暗示着美好的事物已经逝去。随后描绘蜻蜓的孤独飞翔,营造出一种无人与共的寂寥感。细雨与蒲池的意象,进一步加强了这种孤独与思绪的交织。
幽怀愁抱的抒发,使得整首词在描绘自然的同时,渗透了深厚的情感。断岸的暝烟与斜阳的意象,营造了一种时光流逝的感伤,表现出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最后的“疑堕叶,被风扫”则将自然与情感结合得更加紧密,仿佛在说,尽管一切都在变化,但内心的情感依然强烈,难以释怀。
整首词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作者深邃的内心世界与对自然的独特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蜻蜓的飞翔和自然景象,传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美好回忆的怀念,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伤。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红藕”象征什么?
A. 美好与清香
B. 伤感与忧愁
C. 自由与轻盈
“纤雨垂垂痴呆久”中“痴呆”主要传达了什么情感?
A. 兴奋
B. 忧愁
C. 安静
诗中提到的“斜阳”主要表现了什么主题?
A. 朝阳初升
B. 时光流逝
C. 春天的到来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旨在深入理解庄盘珠的《金缕曲 蜻蜓》,并帮助读者更好地欣赏和学习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