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寄长蘅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4-29 23:11:49

诗句

少小事编摩,谓可操左契。

及乎当得失,辄非向所计。

年来变态屡,追时殆如谜。

屈伸苟不爽,冥冥失权势。

咄哉司衡人,实乃天公隶。

一编余故簏,字画麻姑细。

仿佛共丹铅,深夜重门闭。

十年梦幻身,感此潸欲涕。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3:11:49

原文展示:

少小事编摩,谓可操左契。
及乎当得失,辄非向所计。
年来变态屡,追时殆如谜。
屈伸苟不爽,冥冥失权势。
咄哉司衡人,实乃天公隶。
一编余故簏,字画麻姑细。
仿佛共丹铅,深夜重门闭。
十年梦幻身,感此潸欲涕。

白话文翻译:

从小就对事物热衷,认为可以掌控未来的命运。
然而到了得失之时,却发现一切与之前的计划大相径庭。
这些年变化频繁,追赶时间仿佛是在解谜。
屈伸之间如果不如愿,冥冥之中便失去了权势。
唉,真是可怜的公正之人,竟是天意的奴仆。
翻看着旧日的书稿,字迹如麻姑般细小。
仿佛与丹青相伴,深夜关门独自思索。
十年的梦幻人生,感慨之下不禁潸然泪下。

注释:

  • 编摩:编排和修改。这里指作者对过去经历的回顾和整理。
  • 左契:指命运或机会,象征着掌控未来的能力。
  • 得失:指人生中的成功与失败。
  • 变态:变化、转变。
  • 屈伸:形容命运起伏不定。
  • 司衡人:指负责公正衡量的人,象征公正与命运的看似不公。
  • 麻姑:古代神话中的人物,象征细腻和美。
  • 丹铅:古代绘画用的材料,象征艺术与创造。
  • 潸欲涕:形容情感激动到流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志坚,明代诗人,字子坚,号长蘅,浙江人。其诗风以清新脱俗著称,常以个人的经历和感悟为主题,反映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创作背景:

《寄长蘅二首》是王志坚在经历人生的起伏后所写,反映了他对命运、得失的深刻思考。这首诗写于他回顾往昔的时刻,表达了对自身经历的感慨和对命运的不满。

诗歌鉴赏:

《寄长蘅二首 其一》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命运的不安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诗的开头以“少小事编摩”引入,表现了作者年轻时对未来的憧憬和对命运的掌控欲望。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美好的愿景逐渐被现实打破,表达了“及乎当得失,辄非向所计”的失落感。人生的变化如同谜团,令人困惑,给人以无力感。

“咄哉司衡人,实乃天公隶”一句,表达了对公平与正义的渴望,然而命运的安排却让人无能为力。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字画麻姑细”展现了往昔的回忆与细腻的情感,仿佛在夜深人静时,独自反思着过往的种种,令人感受到一种深沉的孤独与无奈。

最后的“十年梦幻身,感此潸欲涕”则是整首诗的情感高潮,表现了诗人对十年奋斗与梦幻的感慨,流露出对人生的无奈与失落,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少小事编摩:年轻时对事情的热情与希望,暗示对未来的掌控欲。
  2. 谓可操左契:认为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充满自信。
  3. 及乎当得失:当面对成功与失败时,现实却让人失望。
  4. 辄非向所计:事情的发展与预期完全不符,产生落差感。
  5. 年来变态屡:这些年生活的变化频繁,令人迷惑。
  6. 追时殆如谜:追赶时间就像解谜,充满不确定性。
  7. 屈伸苟不爽:命运的起伏若不如意,便会失去权势。
  8. 冥冥失权势:在看不见的命运掌控下,失去对自己生活的把握。
  9. 咄哉司衡人:对公平与正义的呼唤,揭示命运的不公。
  10. 实乃天公隶:感叹自己成为命运的奴隶。
  11. 一编余故簏:追忆往昔的书稿,表达对过去的怀念。
  12. 字画麻姑细:字迹细腻,寓意对细节的关注和珍视。
  13. 仿佛共丹铅:夜晚独自思考,仿佛与艺术为伴。
  14. 深夜重门闭:孤独地思索,表现出一种内心的孤寂。
  15. 十年梦幻身:感慨十年的时光如梦,充满惆怅。
  16. 感此潸欲涕:情感激荡,流下感慨的泪水。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梦幻”,生动形象。
  • 拟人:将命运形象化,增加情感的共鸣。
  • 对仗:诗句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增强诗的节奏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反映了诗人在经历过得失之后的感慨与无奈。通过对命运、时间和人生的反思,揭示了人们在生活中所面临的困惑与挑战,传达出一种对公平与正义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编摩:象征着对生活的探索与追求。
  • 左契:象征命运与机会,表达人对未来的向往。
  • 司衡人:象征公正与命运的看似不公,反映对公平的追求。
  • 丹铅:象征艺术与创造,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潸欲涕:象征内心的悲伤与感慨,体现人对命运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及乎当得失”意指什么?

    • A. 生活的希望
    • B. 成功与失败
    • C. 友谊的珍贵
    • D. 个人的成长
  2. “咄哉司衡人”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感慨?

    • A. 自然的力量
    • B. 公正与命运的无常
    • C. 友谊的美好
    • D. 艺术的永恒
  3. 诗的背景主要反映了什么?

    • A. 诗人的失落感
    • B. 自然的美丽
    • C. 友谊的珍贵
    • D. 对未来的希望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王志坚与李白的作品都体现了对人生的感慨,但王志坚更多的是对命运无常的思考,而李白则表达了对人生乐观的态度。通过对比,能够更好地理解两位诗人在面对人生时的不同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王志坚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霜叶飞 霜叶飞 丁酉重九,孤桐来书,备致君坦殷勤之思,不相见且三十稔矣。 霜叶飞 瘿公属赋玉霜簃 霜叶飞 澄江重九 霜叶飞 冬日寄怀杜子静 霜叶飞 和清真 霜叶飞 雄白执教蚌埠 霜叶飞 霜叶飞 寄迟儿海上 霜叶飞 得舜卿弟里中书,赋此寄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肀字旁的字 街结尾的成语 秃宝盖的字 翠色欲流 期运 挝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韭字旁的字 亠字旁的字 月衔半规 戒毒 近房 孺亭 燕婉之欢 三撇旁的字 难能 雕梁画栋 镂心刻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