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7:03: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7:03:17
水龙吟 白莲
作者: 徐釚 〔清代〕
银塘斜织疏烟,薰风吹送湘娥面。
亭亭翠盖,淡妆依约,蓦然相见。
素袜凌波,圆珠泻露,清芬难散。
看沙边宿鹭,惊飞扑漉,却还被,伊遮断。
道是玉奴新浴,又无端抛残团扇。
猜红怨绿,千丝并蒂,满池葱茜。
风细月明,六郎回去,眼波一线。
待停桡珠浦,碧筒相吸,为偿私愿。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夏日场景,银色的湖面上轻烟袅袅,温暖的风吹拂着美丽的女子的面庞。那女子亭亭玉立,淡妆素雅,突然与我相遇。她穿着白袜,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行走,清香扑鼻而来。沙滩边的白鹭因惊吓而飞起,却又被她的身影所遮挡。她如同刚洗浴的玉女,无意中丢下了手中的团扇。我们互相猜测着情意,湖中荷花并蒂而生,满池的葱绿映衬着宁静的夜晚。微风轻拂,明月高悬,六郎的归来让我心中一动,眼里满是波光。我们在碧水边停下小舟,彼此心意相通,共同实现私下的愿望。
作者介绍:徐釚(约1645年—约1710年),字子瑜,号青山,清代诗人,擅长词章,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态,语言清丽,风格婉约。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清代,正值社会相对安定的时期,诗人借此表达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理想爱情的向往。
徐釚的《水龙吟 白莲》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优雅的夏日湖边图景,诗中充满了对自然与人情的细致观察。开头几句通过描写湖面和微风,立即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接着,诗人将目光转向美丽的女子,她的淡妆和轻盈的身姿形成了一种和谐的意象,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
诗中通过“素袜凌波”的描写,展现了女子在水中行走的轻盈与优雅,同时也暗含了清新脱俗的气质。后面的“道是玉奴新浴,又无端抛残团扇”则通过细腻的情节,表现出女子的娇羞与柔美,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整首诗的意境如梦如幻,风细月明的描写使人感受到一种静谧的美好,最后“为偿私愿”带出一种默默的情感期待,让人忍不住思考其中的情感纽带与相互牵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例如,“素袜凌波”通过生动的形象传达了女子的优雅,富有动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色与女子的形象,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理想爱情的向往,情感真挚,意境优美。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湘娥”指的是?
A. 一种花
B. 湖边的美丽女子
C. 一种乐器
“素袜凌波”中的“素袜”指的是什么?
A. 红色的袜子
B. 白色的袜子
C. 黑色的袜子
诗中“猜红怨绿”反映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纠葛与怨恨
C. 忧伤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清照的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内心世界,徐釚的《水龙吟 白莲》则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写和人与自然的和谐,二者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