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1:57: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1:57:26
周祀五帝歌十二首 其七 黄帝云门舞
作者:庾信 〔南北朝〕
三光仪表正,四气风云同。
戊已行初历,黄钟始变宫。
平琮礼内镇,阴管奏司中。
斋坛芝晔晔,清野桂冯冯。
夕牢芬六鼎,安歌韵八风。
神光乃超忽,嘉气恒葱葱。
这首诗描绘了天文、气象和音乐等方面的和谐。三光(太阳、月亮、星星)的形象完美,四方的风和云同样和谐。戊已(一个干支纪年)已经开始,黄钟的音律也在逐渐变换。平琮(乐器)在礼仪中镇定,阴管(风琴)在乐府中演奏。斋坛上的芝草闪烁着光辉,清新的野外则桂树摇曳生姿。晚上的祭坛上,六鼎散发着芬芳,安静的歌声伴随着八方的和风。神光瞬间闪现,吉祥的气息常伴四方。
作者介绍:庾信,字子山,号逸人,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散文家和书法家。他的作品多描写历史和神话,风格丰富,注重音韵和对仗。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南北朝时期,正值政治动荡和文化交融的历史阶段,诗人以五帝的祭祀为背景,体现了对古代文化的敬仰和对和谐社会的向往。
这首诗展现了庾信对古代文化和宇宙秩序的深刻理解。诗中描绘的天文现象和乐器演奏相互交融,表现出一种和谐美好的氛围。三光、四气的描写不仅反映了自然的变化,也暗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戊已和黄钟的比喻,寓意着时间的流逝与音乐的永恒,强调了历史传承的重要性。
此外,诗中运用丰富的意象,如“斋坛芝晔晔”和“清野桂冯冯”,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清新气息。在“夕牢芬六鼎,安歌韵八风”中,诗人通过对祭祀场景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庄严神圣的氛围,表达对神灵的敬畏与祈愿。
整首诗在音韵上也极具美感,流畅的节奏与和谐的对仗,使人读来如同在音乐中徜徉,体现了庾信在诗歌艺术上的高超技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此诗运用了对仗、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美感。例如,“清野桂冯冯”与“斋坛芝晔晔”的对仗,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人文的和谐,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崇敬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传达了人与自然、人与神灵之间的和谐关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三光”指的是哪三种天体?
A. 太阳、月亮、星星
B. 地球、火星、金星
C. 北斗、南斗、天狼星
“黄钟”在诗中象征什么?
A. 音乐的和谐
B. 时间的流逝
C. 自然的变化
“清野桂冯冯”中的“桂”代表什么?
A. 一种植物
B. 富贵与荣华
C. 祭祀的象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