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3:47: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3:47:49
气离清浊割,元开天地分。
三才初辨正,六位始成文。
继天爰立长,安民乃树君。
其明广如日,其泽厚如云。
惟昔我文祖,拨乱拒讴歌。
三分未抚运,八百不陵河。
礼敷天下信,乐正神人和。
风尘行息警,江海欲无波。
气息分开清浊,宇宙初始分开天地。
三才(天、地、人)初次辨识正道,六位(六艺)开始形成文采。
继续追随天意,建立长久的治理,安定百姓则树立君主。
它的光辉宽广如太阳,它的恩泽厚重如云彩。
惟有往昔的文祖,拨乱反正,拒绝颂歌。
三分天下尚未安定,八百里河山不再被侵犯。
礼仪弘扬于天下,信义生根,乐声使神人和谐。
风尘洗净,警示四方,江海希望无波动。
庾信,南北朝时期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字子山,号恭叔,祖籍为今江苏省。以其辞藻华丽和内容深刻著称,尤其擅长诗歌和骈文。
此诗创作于南北朝时期,正值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的时期。庾信借此诗表达对国家安定、百姓安居乐业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文治的推崇。
庾信的《周五声调曲二十五首 宫调曲五首 其一》是一首极具哲理的诗作。开篇以“气离清浊割,元开天地分”引入,展现了创世之初的清晰与混沌,象征着社会秩序的建立。通过三才和六位的提及,庾信不仅在阐述宇宙的基础构成,也暗示了理想社会中的人、天、地的和谐关系。
诗中通过对“文祖”的回忆,表现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以及对他们所开创文治的渴望。庾信提到“拨乱拒讴歌”,意指历史上那些能够平定动乱的英明君主,体现了他对治国理政的深刻思考。同时,诗后部分通过“礼敷天下信,乐正神人和”,强调了礼乐在社会和谐中的重要性,表明理想社会的基础在于礼仪和信义。
整首诗在情感上表现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与对美好未来的希冀,文风典雅而富有哲思,展现了庾信作为一位文学家的深邃见解与情感。
整首诗表达了庾信对美好社会的追求,对历史的思考,以及对国家安定、人民幸福的渴望,展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诗中“三才”指的是哪三者?
“礼敷天下信”中“礼”的含义是什么?
“江海欲无波”表达了什么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