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6:03: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6:03:25
江月亭
冯时行(宋代)
张家作亭跨江月,
久欲题诗诗思竭。
今朝龙泉宝函来,
岂亦索诗光贝阙。
忽忆曩时醉亭上,
笑倚长松清兴发。
波光浩涉荡樽俎,
夜色鲜明见毫发。
是时披襟揖灏气,
蠲涤肺肝洗尘骨。
归来至今忽想像,
犹觉人寰可超越。
会当月夕驾烟桨,
吹笛呼龙出龙窟。
蓬莱方丈傥可寻,
借我长风泛溟渤。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江边的月光亭中,久想写诗而无从下笔的情感。今天,龙泉的宝函送来了灵感,难道这也是在索要诗句吗?忽然想起昔日我在亭子上酩酊大醉,倚靠着高大的松树,思绪万千。波光荡漾,酒杯浮动,夜色如墨,细微之处皆可见。那时我披着衣襟,迎接清风,心中澄明,洗净尘世的烦恼。自从归来以后,时常回想,依然觉得人世间的事物是可以超越的。未来在月色之夜,我将划着烟桨,吹笛召唤龙神出洞。蓬莱的仙境或许可以寻到,借我长风在海上遨游。
作者介绍
冯时行(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字仲明,号逸云,擅长诗词,风格清新脱俗。他的作品常常表达对自然、人生和哲理的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冯时行在江边的游览中,反映了他对自然美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江月亭的美景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超越尘世的渴望。
《江月亭》是一首充满哲思与自然美的诗作。全诗通过描绘江月亭的景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起初,诗人表达了在月光下想要写诗的冲动,却因思绪枯竭而苦恼。随着龙泉宝函的到来,象征着灵感的启发,诗人的情绪逐渐高涨,情景交融,回忆起往日的快乐时光。
“波光浩涉荡樽俎,夜色鲜明见毫发”描绘了迷人的夜景,表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视与向往。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披襟揖灏气”表现出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心态,仿佛在清风中洗净了烦忧,感受到了一种超越世俗的境界。
最后,诗的结尾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期许与梦想,渴望在月夜中乘船遨游,追寻蓬莱仙境的幻想。这种对理想和自由的追求,增强了整首诗的情感深度,使人感受到一种洒脱与超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透过月夜的意境,传达一种超越尘世、追求理想的情感。诗人通过回忆往日的欢愉和对未来的畅想,展现出一种洒脱和自由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龙泉宝函”象征什么?
A. 诗人的家乡
B. 灵感的来源
C. 诗人的朋友
D. 诗句的内容
“波光浩涉荡樽俎”描绘了什么景象?
A. 夜色朦胧
B. 酒宴欢聚
C. 大海波涛
D. 亭子的孤寂
诗人想要在月夜中做什么?
A. 写诗
B. 吹笛召龙
C. 钓鱼
D. 赏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