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52: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52:38
寄桂州张谏议和永叔
梅尧臣
桂林太守几时行,
泛汴桃花浪已腾。
目极云阴低远树,
夜寒风急乱春灯。
巢鸣翡翠愁无限,
水宿鸳鸯冷不胜。
阳朔山前好峰岭,
为公怜爱万千层。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借助自然景象描绘出春天的气息和心中的愁苦。诗中提到桂林太守何时出行,桃花浪已翻腾,远处的树木在阴云低垂之下显得淋漓尽致,夜晚寒风凛冽,春灯摇曳不定。细听巢里的翡翠鸟鸣,愁苦无尽;水边的鸳鸯在冷意中难以忍受。阳朔的山前,峰岭秀美,仿佛是为公友的情谊而怜爱,层层叠叠,意义深远。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青丘,南宋时期著名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梅尧臣与友人张谏议的交往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自然景色的感悟,反映了当时士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象,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开头两句“桂林太守几时行,泛汴桃花浪已腾”,既引入了时间的流逝,又展现了春天的生机。桃花的盛开象征着希望与美好,但与之相对的“目极云阴低远树”,则表现出一种压抑的氛围。诗人通过天气的变化,反映了自己内心的愁苦与孤独。
接下来的“巢鸣翡翠愁无限,水宿鸳鸯冷不胜”,深刻地揭示了生命中的孤独与情感的复杂。尤其是鸳鸯的意象,不仅象征着爱情的美好,也暗示了在冷漠环境中的无奈和失落。
在最后两句中,“阳朔山前好峰岭,为公怜爱万千层”,诗人将自然景色与友情结合,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关怀。这种情感的升华,使得整首诗不仅仅停留在自然描写上,更深层次地探讨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丰富的自然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对自然的感悟以及内心的愁苦,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桂林太守”指的是:
A. 地方官员
B. 军队将领
C. 商人
D. 学者
“巢鸣翡翠”中的“翡翠”指的是:
A. 一种花
B. 一种鸟
C. 一种山
D. 一种河流
诗中表现的主要情感是:
A. 忧愁
B. 喜悦
C. 愤怒
D. 平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寄桂州张谏议和永叔》,并为学习古诗词提供参考与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