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37: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37:00
大哉皇羲古神圣,八封始画天地辟。
乾效于天坤法地,六子运用眇难测。
天理人文一宣朗,万化昭然从此出。
发明洊更三圣手,动静机缄皎如日。
自从战国周网颓,是道亦几乎暂息。
汉儒众说徒夺门,后世可闻无几及。
傅流吾宋盛文物,学老儒宗相断述。
濂溪伊洛绍韦编,数至邵公精算策。
祗今南渡九十年,统会宗元孰探颐。
恭惟先生蕴其左这右必,口不宣言藏以臆。
愚虽不敏敢敬请,愿执门墙洒扫役。
先生学识际天人,先生手提六轻笔。
俯察仰观关键透,虚激寸心参太极。
不鄙愚昧谓之进,启迪狂迷窥奥阈。
他年衣钵得亲傅,誓言力造神明德。
伟大的皇羲是古代的神圣人物,他开始绘制天地的界限。
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六个子象的运用难以测量。
天理和人文一时间得到宣扬,万物的变化从此显现。
发明和创造由三位圣人之手更替,动静之间的道理如光辉的太阳般明亮。
自从战国时期周朝的道理衰退,这一思想几乎也暂时停止。
汉代的儒者众说纷纭,结果却使道理变得模糊,后世对此知之甚少。
传承于我宋代的文化繁荣,学派和老儒相互传承。
濂溪和伊洛继承了韦编,邵公的计算方法更是精妙。
至今南渡已经九十年,谁能总结和探讨这一宗旨。
恭敬地请教先生,您蕴藏的思想无法用言语表达。
虽然我愚笨,但仍愿意在门墙前勤奋工作。
先生的学识与天人相合,您手中提着的六轻笔。
俯视和仰观之间的关键透彻,内心的虚静与太极相参。
我不鄙视愚昧的进步,启发迷惘的心灵以窥探深奥的道理。
将来我若能得到您的传承,誓言努力建立神明之德。
作者介绍:刘学箕,宋代诗人,生平不详。其作品多反映了对儒家思想的尊重与追求。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宋代,正值儒家思想复兴的时期,表达了对《易经》及其传承的思考,同时也反映了对古代哲学的敬仰和对未来的期许。
这首诗展现了作者对古代文化、哲学的深刻理解和对传承的重视。通过对“皇羲”、“乾坤”、“六子”等重要文化符号的提及,诗人不仅回顾了古代的智慧,也表达了对当时儒家文化衰微的忧虑。诗中反复出现的“先生”二字,体现了对老师的敬仰与求教的愿望,显示出诗人渴望学习与进步的心态。
刘学箕在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文化典故,展现出深厚的学识与思考。他通过对古代圣贤的赞美,表达了对智慧的向往,同时也对当时文化的现状进行了反思,提出了对未来的期望。诗的最后,诗人立誓要追随老师的教导,努力创造出更高的道德境界。整体上,这首诗不仅是对文化的礼赞,也是对个人成长与学习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皇羲”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A. 孔子
B. 黄帝
C. 诸葛亮
“六子”在诗中主要代表什么?
A. 六十四卦
B. 六个哲学家
C. 六个重要概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