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40: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40:45
忆秦娥
作者: 王凤娴 〔明代〕
长歌咽。芳魂不返徒悲切。徒悲切。寒烟苍树,为将愁结。乌栖哑哑人声绝。伤心一片中天月。中天月。可怜犹照,旧妆空阙。
全诗翻译:
长长的歌声低沉哽咽,芳香的灵魂无法归来,徒然令人悲切。寒冷的烟雾和苍翠的树木,让愁绪更加沉重。乌鸦啼叫,声音哑哑,周围人声全无。在这伤心的一片中,明亮的月光高挂在天空。可怜的是,它依旧照耀着那空阙,照耀着旧时的妆容。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王凤娴,明代女诗人,其作品多描写情感,尤其是对爱的思念与哀伤。她的诗风细腻、婉约,常用自然景物来隐喻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一个充满孤独与思念的时刻,可能是因对逝去爱情的追忆,结合当时社会对女性情感表达的压抑,反映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无奈和悲伤。
《忆秦娥》是一首富有感情的诗作,展现了作者对过往恋情的深切怀念和难以释怀的哀愁。诗中“长歌咽”开头便用低沉的音乐感传达出一种哀伤的基调,紧接着“芳魂不返徒悲切”则直白地表达了对失去的悲痛。这里的“芳魂”不仅可以是对恋人的怀念,也可能象征着青春的逝去,带有一种普遍的人生感慨。
接下来的意象“寒烟苍树”与“乌栖哑哑”交织在一起,描绘出一种孤寂和愁苦的环境。寒烟缭绕,苍树耸立,仿佛在诉说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而“伤心一片中天月”这一句,则通过月亮的明亮与孤独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出诗人内心的悲伤。月光无情地照耀着空阙,映射出一种对过往的无奈追忆。
整首诗在情感上既有对逝去爱情的缅怀,也有对现实的无奈接受,这种双重情感使得作品更加深邃。王凤娴用细腻的笔触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使读者在感受到哀伤的同时,也能体会到一种深刻的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对失去恋情的深切怀念和无奈,借助自然景象来反映内心的孤独与哀伤,展现了一种细腻而深刻的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芳魂”指代什么?
A. 美好的灵魂
B. 自然景色
C. 明亮的月光
答案: A
诗中用来象征孤独的动物是?
A. 燕子
B. 乌鸦
C. 鹿
答案: B
诗中提到的“寒烟苍树”主要用来表现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愁苦
C. 兴奋
答案: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些书目可以为理解王凤娴及其作品提供更深入的背景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