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08: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08:05
忆秦娥
作者:蒋春霖
垂杨陌。绿阴蘸水烟痕湿。
烟痕湿。一湾城影,画桥双笛。
桃花岸上人如织。流莺久住都相识。
都相识。斜阳船去,半湖春碧。
在垂杨的道路上,绿树的阴影浸泡在水中,留下湿润的烟痕。
烟痕湿润着一湾城影,画桥上双笛声悠扬。
桃花岸边的人们如同织锦般繁密,流莺在此久居,早已相互熟识。
大家都彼此相识。斜阳下,船只渐行渐远,湖面半边映照着春日的碧绿。
作者介绍:
蒋春霖,清代诗人,其作品常以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态为主,风格清新婉约。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春天,诗人借助自然景色和社会生活,表达对春日景象的喜爱与感慨,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与人们的生活情趣。
《忆秦娥》是一首描绘春日美景的词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深切感受。诗的开头以“垂杨陌”引入,生动描绘了春日的道路,柳树低垂,绿阴如盖,水面上留下的烟痕湿润而富有诗意,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新的氛围。接着“烟痕湿”与“一湾城影”相呼应,进一步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与丰富性。
“画桥双笛”则通过音乐的描绘,让人感受到春日的生动与活力,桥上的双笛声仿佛为这幅春景增添了动听的旋律。“桃花岸上人如织”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热闹场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充满了生机。最后的“斜阳船去,半湖春碧”则以一种淡淡的惆怅收尾,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春日即将结束的感慨,令人感受到一种深沉的美。
整首词的情感基调在清新与恬淡中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体现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时光的眷恋与对流逝的无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自然景色与人文活动的交织,展现出春天的美丽与生机,同时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轻微的惆怅,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主要自然景象是什么?
“人如织”形容的是:
诗中提到的乐器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