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01: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01:21
临江仙·为梅泉题美人画像
作者: 袁思亮
记得红楼那夕,别情恰比春浓。
天涯飞絮各西东。
痴魂扶倩影,和恨住眉峰。
旧曲桃根桃叶,似人画里惊逢。
罗衣心字一重重。
幽兰亲采撷,无语怨东风。
这首词回忆起那红楼中的夕阳时分,离别的情感恰如春天般浓烈。
即使身处天涯,飞舞的柳絮依然飘向东西。
痴迷的灵魂扶着那美丽的身影,心中的怨恨在她的眉宇之间凝聚。
旧时的曲调如桃根和桃叶一般,似乎在画中与人惊喜相逢。
她的轻罗衣裳上,心字一层层叠加。
幽兰花亲自采摘,却无言地怨恨着东风的吹拂。
作者介绍:袁思亮,近代诗人,擅长词赋,作品多描写情感细腻,风格典雅,常表现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忆。
创作背景:这首词创作于袁思亮的某个感伤时刻,可能与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或某段情感的回望有关。
《临江仙·为梅泉题美人画像》是一首极富情感的词作,诗人通过对美人画像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离别情感的浓烈。开篇“记得红楼那夕”,直接引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场景,令人联想到《红楼梦》中那种既美好又哀伤的情感。接下来的“别情恰比春浓”,将离别之情与春天的温暖相提并论,突显了这种感情的深厚。
“天涯飞絮各西东”一句,使用了细腻的意象,描绘了飘散的柳絮,象征着无处不在的思念。诗人在此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深化了离别的主题。之后,对美人倩影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心中那种无奈与痴迷,既有“痴魂扶倩影”的柔情,又有“和恨住眉峰”的怨恨,情感的复杂性得到充分体现。
最后几句则通过对旧曲的追忆与兰花的采摘,表达了对过去的美好时光的留恋,同时也流露出对东风的无奈与怨恨。整首词在情感上层层递进,展现了诗人对美人和离别的深刻感慨,语言优美而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无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离别与思念展开,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与对逝去时光的惋惜,情感细腻而深沉。
诗词测试:
“别情恰比春浓”中,春浓的意象主要用来表达什么?
A. 美好
B. 思念
C. 离愁
D. 欢喜
“天涯飞絮各西东”中,“飞絮”指的是:
A. 柳絮
B. 花瓣
C. 雪花
D. 叶子
诗中提到的“幽兰”象征着什么?
A. 美丽
B. 高洁
C. 思念
D. 哀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