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51: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51:21
临江仙 春夜
作者: 王旭〔元代〕
帘外萧萧风色恶,
呼儿掩上重门。
小窗孤坐赋招魂。
碧梧花落尽,
篱雀又黄昏。
回首人间行乐事,
春风过水无痕。
旅游谁肯重王孙。
长歌人不解,
明月照空尊。
窗外风声萧萧,天气阴沉,
我呼唤孩子来把门紧闭。
独自坐在小窗前写诗,
碧梧树上的花已经落尽,
篱笆上的小雀儿在黄昏中显得无精打采。
回首往事,人间的快乐,
春风轻拂水面,没有留下痕迹。
谁还愿意再度游历王孙的生活呢?
长歌一曲无人能懂,
明月照耀着空空的酒杯。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碧梧花落尽”可以与古代诗词中的离别意象相联系,常用来表达失落和孤独。诗中提到的“明月”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常象征着思乡与孤独。
作者介绍:
王旭,元代诗人,其诗风清新脱俗,擅长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象和人情冷暖。他的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和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春夜,诗人或处于一种孤独的境地,反映出对往昔快乐时光的追忆,以及对现实的无奈。
《临江仙 春夜》是一首充满了孤独与怀旧情绪的词作。开篇以“帘外萧萧风色恶”开场,描绘了一个阴沉的春夜,诗人坐在窗边,感受到外界的恶劣天气,内心的孤独愈加明显。接着,“呼儿掩上重门”一句,展现了诗人试图封闭自己,远离外界的企图,表现出一种对现实的逃避。
“碧梧花落尽,篱雀又黄昏”,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孤独感。碧梧树的花已经凋零,象征着美好时光的逝去;而篱笆上的小鸟在黄昏中无精打采,反映了诗人心中无奈的情绪。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回首往事,感慨“人间行乐事”,“春风过水无痕”,暗示着美好的时光如春风般稍纵即逝,无法再次追寻。最后“长歌人不解,明月照空尊”表达了一种对人生的无奈与迷惘,虽然诗人试图通过歌唱来宣泄情感,但却无人理解,空酒杯映照着孤独的夜空,令人倍感凄凉。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夜的孤独与对往昔的惋惜,成为王旭作品中的一篇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感慨,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人生无常的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重门”指的是什么?
A. 轻门
B. 紧闭的门
C. 开放的门
D. 破旧的门
“春风过水无痕”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时光的流逝
B. 快乐的时光
C. 对爱情的向往
D. 对未来的希望
诗人在诗中表现出什么样的心情?
A. 快乐
B. 忧伤
C. 愤怒
D. 激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旭与李清照的作品都表现出孤独的情感,但王旭的词更注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而李清照则多反映对爱情的思念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