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38: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38:09
临江仙 其二
作者: 陈维崧 〔清代〕
十载萧萧湘岸住,捎烟惹雨参差。
如今枕畔露华滋。
身居清暑殿,梦到竹郎祠。
琢就细腰冰几尺,宵来御辇频辞。
一生疏直许谁知。
霜砧来别院,纨扇忆同时。
在湘江岸边住了十年,烟雨朦胧,景色参差。
如今在枕边享受露水的滋润。
身处清凉的宫殿,梦中却回到竹郎的祠堂。
雕琢出几尺长的冰,昨夜频繁地辞别御辇。
一生的疏离,谁又能知晓呢?
霜砧在别院响起,手中的纨扇让我忆起往昔的同伴。
“竹郎”在古诗词中常用来指代旧时恋人或朋友,表达对往日情感的追忆。古代文人常常以竹作为清高、清雅的象征,而“竹郎祠”则可能是指某个与竹有关的文人或神灵的庙宇,表达人们对其的怀念。
作者介绍:陈维崧(约1642-1710),字子真,号青云,清代诗人,因其诗歌清新脱俗、情感真挚而受到后人赞誉。他的作品常常反映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结合。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作者晚年,反映了他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与对当下生活的感慨,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怀旧情怀。
《临江仙 其二》是一首充满诗意和情感的词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出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思索与惆怅。诗的开头“十载萧萧湘岸住”,直接引入了诗人对湘江的回忆,十年的时光与萧瑟的景象相结合,给人一种时光流逝的感慨。接着“如今枕畔露华滋”意在展现诗人身处当下的宁静,但内心却流露出对往日情感的追忆。
在描绘梦境时,诗人写道“身居清暑殿,梦到竹郎祠”,这种对比让人感受到一种现实与梦境的错位,现实中的清凉与梦中的幽思形成鲜明对照。同时,琢磨细腰冰几尺,表达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
整首词通过对过往的回忆与现实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怀念。最后“霜砧来别院,纨扇忆同时”则以物寄情,既表明了时光的无情,也唤起了对昔日友情的追思,令人感到深深的惆怅与孤独。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这首词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友情的怀念,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的流露,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诗词测试:
诗中“十载萧萧湘岸住”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梦到竹郎祠”中的“竹郎”指代的是?
诗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对比,都是表达对往昔情感的怀念,但陈维崧的作品更侧重于孤独感的刻画,而李清照则更加强调对爱情的惆怅。